魂牵梦萦,乱世三国野史趣闻
分享点滴,记录生活
听故事请自备清酒一壶
掌柜的,等你关注

文:EveAnna | 图:花瓣网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可以有一次机会,选择一个时代去穿梭。我会选的不是能人异士遍布的商末周初,不是美女如云,灯火通明的长安大唐,也不是皇权集中的八旗满清。那是一个乱世,让我的魂牵梦萦的东汉三国。

想去看看人称“十常侍”的那十二个人是如何的嚣张跋扈;想去看看年幼的刘辩,刘协在皇宫里是什么处境;想去看看那个叫董卓的到底有多暴戾;想去看看曹操和袁绍如何从儿时寻欢作乐的好友,变成官渡剑拔弩张的敌人;想去看看人中吕布如何百步之外辕门射戟;想去看看徐庶如何能在曹营一言不发,看看田丰怎么在牢狱中遇见自己的命运;想去看看曹冲之死的真相,看看曹丕到底如何称帝,看看鹰视狼顾的司马懿,看看华佗,蔡文姬。想去看看江东周郎,看看18岁的少主孙权,看看大乔小乔,看看赤壁战船,看看那个吴下阿蒙如何变成三军统领。想去看看诸葛亮的草庐,关羽的胡子,还有张飞的臭脾气!最想,最想,最想看的那个人,刘皇叔,是你。

三国故事看了无数遍了,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志,从影视到游戏,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自己最想了解的人,竟然是你。爱遍了这个时期的所有人,为每个人都能写出一篇感人的传记,唯独你,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读不懂你,不知道你到底要干什么。喊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又这样不许,那样不能的,整个一别扭,憋屈。就说说荆州的事,那刘景升都说了,把荆州给你,给你,给你了。你也明明想要,想要,想要到茶饭不思了,干嘛还要装成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去拒绝呢?要是接下荆州,百姓就不用跟着你逃往江夏,糜夫人就不用死,就不用借荆州…
后面很多事都不会发生了。看你这个人,就整个一麻烦。

一直到最近,才感觉好像有点懂了这个人,这个了不起的人。关羽说,他这一生,只敬三样东西。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他大哥刘玄德。关羽是何等英雄,袁绍大营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为了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护送嫂嫂来寻兄。就知道刘备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了。
那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呢?很多人都读不懂他,只说五虎上将忠肝义胆,诸葛亮庞统机智无双。难道他们会去效忠一个庸主吗?难道就因为他是皇室后裔,他们要匡扶汉室?为了正义?不是吧。诸葛亮是三顾草庐请出来的,庞统更是观天下十年待价而沽,为什么会选刘备呢?
游戏《三国杀》里,刘备口头禅,应该能概括全部:以德服人!在那个乱世,要活成刘备的样子,不容易的。除了他,应该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胸怀大志:
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中国,人人都想要出将入相,青史留名。在那个乱世,曹操想,吕布想,董卓想,孙坚,孙策,孙权谁都想,当然也包括刘备。与之不同的是,刘备一无所有。感觉这故事都能写小说了,可这是真的,多难以想象啊。
他就是卖草鞋的,关羽是看家护院的(保镖),张飞杀猪的。只能说,人人都可以有梦想啊。袁绍召集18路诸侯讨伐董卓,三兄弟,只有三个人,拿着兵器,就去了。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不找个人投奔在门下呢?
因为,志!刘备的志,是匡扶汉室,救天子于水火,然后褪甲归田,隐居山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大概能诠释这样的行为。我猜想,三个人桃园结义约定的志向,应该是要为平定这个乱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他们没有去投靠谁,因为人人都各怀心思且人心难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投靠就意味着效忠。所以他们宁愿势单力薄,也不能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想来,吕布自然就不懂这一点了。

有原则:
他临终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得,能服于人。我想这应该就是他这一生的原则了。他要功成名就,他要匡扶汉室,他要救天下黎民。可是要用正义的,有道德的方式去取。这跟商界流行的一句话很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有他的原则。所以荆州要从曹操手里去夺,徐州对吕布可以拱手,益州万不得已也要出师有名,这就是刘备。
你可以说他伪君子,假仁假义,装!可是就是这么装,他装了一辈子!!!临死之前都还可以对诸葛亮说,你要是觉得刘禅无法扶持,就取而代之吧!!!装到骨子里的人就不是装了,他就是他,就是和大家都不一样,就是仁义,就是仁德,就是有属于他的道德原则!靠着志向,靠着原则,他白手起家,从一个人到三个人,到三足鼎立,这就是刘备。
从开始懂他,逐渐变得开始敬佩!如果为了干掉一个坏人,就可以不择手段,那与那个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是对的。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说他的一生从屡战屡败,到走向顶峰,也有很多运气的话。那神是偏爱过他的吧, 因为确实值得去偏爱呀。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摩太后书 4 : 7 和合本)
一壶清酒,几碟小菜
讲讲你的故事,聊聊这百味人生
欢迎关注
喜欢请点赞
分享也是另一种赞赏
本文作者:EveAnna纪录(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