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献帝的大哥,历史中一个悲剧皇帝野史趣闻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
一般来说,作为古代的一国之君,皇帝生前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死后也会被埋葬于规模巨大的皇陵。但在东汉时期,有一位皇帝非常惨,14岁就被毒杀,死后还与太监合葬,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葬在太监墓中的皇帝。
刘辩,史称“汉少帝”,是汉灵帝与和皇后的独生子。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逝,年仅13岁的刘辩继承了皇位,而朝廷大权却掌握在母亲何太后及舅舅何进手中。
此时的东汉政权岌岌可危,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开始内斗,汉少帝刘辩被迫出宫。不久,军阀董卓又以“勤王”的名义带兵进京,并很快掌握了朝廷大权。
董卓掌权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就废汉少帝为弘农王,令立当时的陈留王刘协为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14岁的刘辩只坐了5个月的皇帝,就被董卓给废了,且内心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董卓对其谋害。
董卓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为了防止各地起义军打着迎废帝弘农王复位为名,董卓就用毒酒把刘辩给毒杀了。就这样,出身于帝王之家,仅做了五个月皇帝的刘辩去世,年仅14岁。
虽然刘协被立为皇帝,本想按照帝王之规格厚葬废帝刘辩,却因董卓的威慑,不得不下诏将他埋葬在中常侍赵忠(东汉太监)的墓穴中。作为曾经的帝王,刘辩死后却只能与太监合葬,何其的悲哀!
本文作者:粤语电影剪辑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