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么久的姜母鸭原来背后还有汉成帝刘骜的故事野史趣闻

2018-10-31 15:00:46

姜母鸭这道美食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汉族群众中的传统名吃。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和海外,这道菜气血双补,滋阴降火,润而不腻。八十年代初,姜母鸭在台湾被发扬光大,以加盟连锁的方式迅速席卷全岛,成为台湾美食的招牌菜之一。

“系出名门,平易近人”,套用这句某奢侈品牌的广告语,可以很恰当地概括这道菜的起源和发展。

相传汉成帝刘骜即位时,身体羸弱,偏偏生性好色,整日在后宫猎艳图欢,不理朝政。

当年,皇后许氏入宫时,豆蔻年华,色艺双绝,因此很受成帝宠幸。然而岁月是把杀猪刀,再美的女人也吃不消。成帝即位十余年后,许皇后年已三十,成帝却正值虎狼之年,见许皇后成了黄脸婆,自然生厌,渐渐移情别恋,感情重心放在了才貌俱佳的班婕妤身上。

要想温暖男人的心,先要温暖男人的胃,两千年前的许皇后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了把成帝重新拉回到自己身边,许皇后特意找来一位闽南地区的御厨,为成帝精心烹制了一道滋补汤肴,然后请成帝过来品尝。

成帝品尝后赞不绝口,但是吃完一抹嘴就走了,去了班婕妤那里。不仅如此,成帝还把这位御厨调到了班婕妤的宫中,因为他成天泡在这里,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享用这道菜。这让许皇后心如刀绞。

然而班婕妤谨守礼教,为人善良,她知道这种局面会令许皇后非常伤心和难堪,就很快学会做这道菜,然后亲自为成帝下厨,把厨师还给了许皇后。这样以来,成帝更加喜欢贤惠的班婕妤了。

别的妃子以为学会做这道皇上爱吃的菜,就容易讨到欢心,所以纷纷学做这道菜,这道菜在后宫很快流行起来。后来,这道菜的做法传入民间,相传至今,并渐为风靡。

用料:

主料:番鸭500克

辅料:盐6克、香油3克、老姜50克、草果1个、陈皮1片、熟地1片、当归1片、党参2根、川芎1片、黄芪2片、香叶2片、枹杞适量、红枣8个、米酒适量、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番鸭洗净切大块,老姜切片;

2、锅底抹少量香油,小火爆香姜片,呈金黄萎缩貌时,捞出姜块,再把番鸭块放入锅内翻炒;

3、炒至鸭块里面的油出来,表面呈金黄色后关火;

4、把中药用纱布包好,与炒好的姜片、鸭块一起放入炖锅,锅内加入冷水,倒入米酒,加盐和冰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肉烂了即可。

中医功效:

鸭肉性甘、寒,入肾、脾、胃、肺经。具有补肾养胃、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滋阴润肺、抗衰老等功效。对慢性肾炎浮肿、盗汗遗精、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脚气病等有食疗作用。

本文作者:从此以后拿命去爱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