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到,台州的这些风俗习惯,你知道几个?野史趣闻

台州|七月半
Q i Y u e B a n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2018年中元节是8月25(本周六,今日)。



七月半-中元节
在台州,七月半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相对应的,台州就有正月半、七月半和十月半三个节日,这三个“月半”是很多台州家庭非常重视的节日。
台州各地七月半吃的东西不尽相同:像椒江,七月半要吃糖心糕配菜;而临海、天台、三门方向则多以吃麦饼筒为主;玉环、温岭等地,吃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有吃桐子叶包,糕干坯,豇豆莳的都有……
总而言之,在七月半,许多台州人家庭要吃“八碗”,做麦饼,吃海鲜粗面,吃饺饼筒,祭拜祖先……
七月半,台州这些风俗、美食你知道几个?
温岭:做“八碗” 祭拜祖先

温岭七月半传统讲究做“八碗”:在温岭,七月半,家家户户都要团聚,烧一桌的好菜,猪肉、笋干、豆芽、豆腐、芋头、墨鱼之类是常备菜。

八碗摆上桌,插上香烛,把准备好的钱票、元宝点上火,祭拜祖先。做七月半,在温岭还有敬祖的意思,这一天与清明节一样,也是怀念逝去亲人的日子。
玉环:吃豇豆莳、蒸桐子叶包

玉环的七月半,一碗豇豆莳(si 第四声) )也是必不可少的。豇豆莳又叫豇豆糊,是温岭、玉环沿海一带的一种特色小吃。它是由煮熟的豇豆加上淀粉(多是山粉,即红薯粉)做的,有时也会加些切成片的红枣、花生、荸荠、芝麻之类的。豇豆糊出锅时,像果冻一样透明,豇豆和添加的东西就镶嵌在里面,吃起来弹力十足,软嫩香甜。

玉环的七月半会做桐子叶包吃,这种小吃是将发酵后的米粉浆,倒在桐树叶上蒸熟,刚出锅的桐子叶包又热又软,桐子叶的芳香扑鼻而来,清香四溢,吃起来香喷喷的。
临海:吃麦油脂、做豆腐软(轜)
每年的7月半临海人,除了请祖宗。还伴随着相应的小吃——“豆腐轜”。

临海方言“豆腐轜”,這個“轜”,車字右也是上下雨和而字,意同软。人们习惯把豆腐轜,当馅儿裹起来吃。准备好粉皮,粉撒上一些松花粉,临海人习惯叫做扑粉。取一张粉皮,把做好的豆腐轜,放入粉皮中间,再把粉皮裹上。因为它的形状像麻糍,表面又撒上一些松花粉,临海人叫就叫他“扑粉麻糍”。

麦油脂,临海的一个特产:将各类菜均匀地扑在一张大薄饼上裹起来。可以现吃,也可以放在铁锅上煎起来吃。炒面,粉丝,海带,芋头,猪肉,豆腐,这几样是必不可少的。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色,用薄薄的饼皮卷起来,一口下去,满足感超强的。
路桥:粗面、海鲜


路桥的七月半,金清还是蛮有特色的。据说,要吃粗面,并配上美味海鲜。
金清靠海,新鲜的海鲜绝对是让人口水直下,借着七月半大饱口福吧!
天台:吃饺饼筒
天台的特色“饺饼筒”,饺饼简外形恰似大号春卷,里面却包含样菜肴肉类蔬菜,只要你爱吃都可以卷在里面,将就的还会在里面放天台特色卤猪肝和溪里抓来的小鱼干。
据说,一个好的饺饼筒要皮薄,呈透明状,这手艺在旧时还是婆婆考验新媳妇的标准。


三门:麦焦
三门过七月半,也吃食饼筒,这个食饼桶也叫麦焦。

三门麦焦,其实也就是食饼桶和饺饼筒的另一种称呼。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但是,在每个不同的县市,因为生产的东西不同,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当然,更多的不同时,吃到嘴里,心里感受到的爱和感情是不同的。
还有对于咱们这些传统技能点丧失的年轻群体来说,多烧几个菜,也是过节的好方法。

今天,你家吃什么?留言来跟小编聊聊吧!
本文作者:薄荷心薇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