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野史趣闻
秦桧
秦桧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爱国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
其实,秦桧和岳飞之间,并没有什么私人恩怨,就算是秦桧禀承宋高宗旨意,那也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他完全可以装聋作哑,而宋高宗也不敢把这事公开化的。所以秦桧之所以要杀害岳飞,应该是另有原因。关于这个原因,我可以简单地概括,那就是——争功。
当时金兵入侵,南宋危急,怎么拯救南宋?以岳飞为代表的武将就是一个字——打。他们打了,而且战绩不错。如果他们得胜回朝,那会是什么局面?手握重兵,掌握朝政,出将入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文臣们将完全屈从于他们。这与宋朝以文治天下,以文制武的政策是完全不相符的,它使得以秦桧为代表的文臣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文臣们将毫无功绩可言,他们又怎么治理国家?特别是文臣们是皇帝的近臣,当岳飞那样的武将在前方厮杀时,文臣们在后方安富尊荣不说,还没给皇帝出一个好主意,净给前线将军说坏话。如果岳飞那样的武将得胜还朝,文臣们不但无功,恐怕还得给治罪,永世不得翻身。既然已经为武将们添乱,为自身计,文臣们必须把这一事业做到底,而且要做成功。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功劳从武将们身上抢过来,他们以什么为功?当然是讲和。武将们主战,文臣们主和。讲和成功,就是文臣的功劳,作战获胜,就是武将的功劳。所以秦桧要做的就是,阻止岳飞北伐,同金议和。如果好不容易阻止了岳飞北伐,和议却不能成功,那么文臣们真是出力不讨好了,所以和议必须成功,为此即使向金人屈膝也在所不惜。所以当秦桧杀害了岳飞后,绍兴和议也成了。
民族英雄
岳飞的悲剧不是他一人的悲剧,而是整个南宋武将的悲剧,而罪魁祸首也不是秦桧一人,而是整个文臣集团。试看,一个岳飞被害了,是否有更多的岳飞站起来?没有,尽管岳飞那样的爱国者很多,但他们受到了文臣集团的压制。秦桧死了,汤思退还在。后来还有史弥远、贾似道那样的文臣,他们无一不是以讲和居功的。由于文臣与武将争功,武将们在面对金国强敌的同时,还必须提防背后的文臣集团,他们怎能成功?而文臣们在内得到皇帝的支持,在外得到金国的好感,于是文臣总是能够成功地压制武将,南宋积弱不振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作者:读历史玩文化(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