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与高欢的终极对决,成就了一个将军的乱世神话!野史趣闻

2018-10-24 17:37:43

上一讲我们讲到邙山大战,高欢时来运转靠着强大的军队实力取胜,宇文泰几乎全军覆没,狼狈逃回关中。此后双方再度陷入沉默,除了侯景这个刺头偶尔骚扰一下西魏,基本再无大的战事。

到目前为止,我们说过东西魏的四次大战了,分别是小关之战(宇文泰胜)沙苑之战(宇文泰胜),河桥之战(高欢惨胜)邙山之战(高欢胜),今天就来一发东西魏的终极PK,玉璧之战!

时间很快到了东魏武定四年(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的八月,高欢不顾自己五十岁高龄(在古代人们寿命普遍偏低,五十岁已经算长寿了)执意要再次亲征西魏,从邺城调集精兵会合于晋阳。

殿中将军曹魏祖劝谏道:大王不可,臣夜观天象,八月西方(指西魏)强盛,以死气逆生气,对宾客不利,主人则尚可。如果坚持出兵,只怕……高欢问:只怕什么?只怕对大王不利呀。“今八月西方王,以死气逆生气'为客不利,主人则可。兵果行,伤大将军。”——《北齐书·神武纪》

高欢不听,坚持要出兵。而当时邺城发生的一件事也给这次西征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邺城,有黑黄两种蚂蚁经常打群架,好事者就观察蚂蚁打架,更有甚者解释道黄蚂蚁代表东魏(东魏军服为黄色),黑蚂蚁代表西魏(西魏军服为黑色),蚂蚁打架好似两魏恶斗。久而久之这居然成了邺城百姓的娱乐活动,经常围观蚂蚁打架。

随着西征日期临近,最近的打架中,黄蚂蚁陆续死光了,邺城人心惶惶,顿感不妙。

高欢哪里会在意这种鬼把戏,如期出兵。大军自晋阳南下,于九月包围西魏控制下的玉壁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镇守此地的是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韦孝宽,本名叔裕,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自幼熟读经史,足智多谋,攻守兼备,善用离间之计。在小关之战中曾率兵潜至小关配合主力大破窦泰,因功封弘农郡守,驻守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大统五年(539)以功封侯。大统八年(542)迁晋州刺史。

大统十二年(546)八月,就在高欢西征前夕,镇守玉壁的并州刺史王思政调任荆州刺史,推荐韦孝宽接任,进授大都督。

韦孝宽到任后椅子还没暖热,高欢便亲率大军带着燕赵的激情扑面而来。玉壁城是西魏并州治所,位于汾河和黄河交汇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对汾河中游的东魏晋州威胁很大,是西魏安插在黄河东岸的一颗钉子。为了解除后顾之忧,高欢决定先拔掉这颗钉子。

九月,东魏军包围玉壁城,连营数十里,引诱西魏军出战,韦孝宽不上当,坚守不出。

到了十月,高欢见韦孝宽不上钩,下令强攻,昼夜不停攻打。韦孝宽随机应变,全力守城,高欢首先让东魏军在城南修筑土山,打算居高临下攻城,韦孝宽见状也命人加高加固城楼,始终比土山高一些。

高欢派人告诉韦孝宽说:就算你把城墙修到天上去,我也会穿城擒你!

高欢见一计不成,于是开启土攻的2.0的升级模式——挖地道。

东魏军先是在城南挖掘10条地道,然后以主力猛攻北城,昼夜不停。韦孝宽派人挖长沟切断东魏地道派兵守候,等东魏军挖到深沟时立即诛杀。又找来木柴堆到地道入口放火烧,再用牛皮囊鼓风,顿时浓烟烈火全吹入地道中,里面的东魏军被烧得外焦里嫩。

地道战受挫高欢又改变战术,制造“攻车”撞击城墙,无坚不摧,韦孝宽发挥创造力在城墙外布置大量帐幔,以柔克刚,将攻车挡住,保证了城墙的安全。

高欢被激怒了,地下不行,地面不行,那我就从天上攻城!

东魏军找来干燥的松枝、麻杆绑到长杆上,浇上膏油点燃后去烧帐幔,企图顺便把城楼也一起烧掉。韦孝宽随机应变将锋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将东魏军的火杆割掉,再一次挫败高欢的攻势。

火攻不行,那就再回到地道战吧。东魏军在玉壁城四周挖了21条地道,然后用木桩支撑,灌入膏油放火烧,城墙崩塌,韦孝宽迅速派人在城墙缺口处修筑栅栏,阻挡东魏军入城。

东魏军用尽了手段,玉壁城始终不动如山,韦孝宽一脸轻松,这才用了三成功力,不急。

高欢心情很不好,见硬的不行,也被迫玩了一把软的,派人进城劝降。

他派仓曹参军祖孝征去见韦孝宽,对他说:至今没有听说黑獭派援军,将军为何不降呢?

韦孝宽说:我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你们攻城精疲力尽,我们守城应对自如,哪有刚开战就需要援军的道理?我倒是担忧你们有回不去的危险呀。我孝宽乃关西男儿,绝对不做投降将军。说完挥手送客。

祖孝征出门后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又偷偷找到守城将士煽动他们起义。韦将军享受宇文黑獭的高官厚禄,不愿弃暗投明可以理解,你们这些兄弟何苦要一起陪葬于这玉壁孤城呢?只要献城来归,我家大王绝不会亏待你们。

祖孝征回去后又制作了许多募格(劝降书)上书:能斩韦孝宽来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然后绑在箭上射入城中。

这价码还真是诱人,有人将劝降书拿给韦孝宽看,韦孝宽冷笑一声,在背面大笔一挥:能斩高欢来降者,一依此赏。

高欢气得肺都要炸开了,又无计可施。恼羞成怒之下把关押在营里的韦孝宽兄弟的儿子韦迁押到阵前,屠刀架在脖子上,命人冲城中喊话:韦孝宽,你看好喽,这是你侄子韦迁,快快投降饶他不死,否则现在就宰了他!韦孝宽什么反应呢?“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周书·韦孝宽传》韦孝宽慷慨激昂,不为所动(反正又不是我儿子)。

但态度不能不明确,誓死报国,顾不上家人,别拿侄子吓唬我。守城将士无不为之动容,同仇敌忾,人人有必死之心,军心可用。

强攻不行,偷袭不行,劝降不行,离间不行,威胁不行……高欢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东魏军昼夜不停围攻玉壁城长达60天,始终拿不下来,伤亡率高达十之四五,前后战死病死的将士多达七万多人,全部埋在一个大坑里,当地人称之为“万人坑”。

至今在稷山县白家庄玉壁城遗址附近的深沟里还能看到土层里露出的累累白骨,古代战争之残酷由此可见。

高欢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已困乏不堪,悲愤之下旧病复发,一病不起。而就在此时,一颗大流星坠入东魏军营,营中的军驴大半夜一起鸣叫,将士们又惊又怕,不安的情绪在营中蔓延。“有星坠于神武营,众驴并鸣,士皆詟惧。”——《北齐书·神武纪》

这场大战从九月开打,一直打到十月底,这个季节的北方已经是万物凋零的冬天了。

寒风大起,东魏军已经停止了攻势,闭门不战,黄色的军旗在寒风中飘荡。玉壁城里的韦孝宽登楼眺望,只见东魏军营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情况不明,韦孝宽不敢轻举妄动,命人密切监视东魏军动向。

高欢生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东魏军惶恐不安。仗打到这个份上很多人已经悄悄收拾行装,等着撤军了。

一战损失七万精锐,东魏军上下弥漫着一种悲伤气息,人人思归,无心恋战。高欢和他的亲信又将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玉壁之战的结果又会对两魏对峙的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呢?

文/东篱把酒: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

喜欢看历史文章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头条号:东篱文史书苑,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历史上发生的趣闻琐事,欢迎大家关注转发。

本文作者:区区在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