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鄙视而失传的历史,北齐高欢的崛起野史趣闻
北魏末年,爆发了河北人民起义。孝昌四年(528年)七月,葛荣亲率号称百万的主力部队,包围重镇邺城。尔朱荣亲率七千配有副马的精锐骑兵自晋阳出击,当时葛荣势力强大,根本不把尔朱荣七千人看在眼中,听说他来了,下令军中诸人各自准备长绳子,待尔朱荣“至则缚取”。尔朱荣把部分兵力藏在山谷中,作为奇兵。尔朱荣战前的准备相当充分,葛荣一方虽然人马众多,但布置太过分散,连葛荣自己也难以掌握。此时的高欢在尔朱荣麾下为将,原来在杜洛周、葛荣手下都呆过,熟人不少,此时趁机于阵前招降了葛荣军中七个王和一万多人的军队。尔朱荣军事政治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高欢展开政治攻势,另一方面他亲自陷阵力战,率骑兵突破穿透葛荣的大阵,又从后返击,葛荣军大败,他本人于阵前被生擒,尔朱荣把他装入囚车送往洛阳处死。葛荣统帅的多是乌合之众,这群人一看主将战败被擒杀立马选择投降,尔朱荣一下子接受了葛荣数十万众的投降,这俘虏太多反而成了棘手问题,尔朱荣想要直接处决掉这些俘虏又担心激起民变导致新的变乱便下令乃众人可以自由行动,就地释放,愿意去哪里也可自便,于是数十万人一朝作鸟兽散。待这帮降众欢欢喜喜地各自分散,走出百里之外后,尔朱荣密令各地方将其分道押领,随宜安置,于是河北诸州皆被平定。
但尔朱荣的处置方式,并不比北魏对当年破六韩拔陵军投降者的处理更为高明。这群胡族叛乱者,被强行迁离熟悉的草原游牧环境,失去了牲畜,又没有原住民汉人耕种的技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们确实无以谋生,而且他们被迁置于河北后,不断受到尔朱氏契胡兵士的凌暴,屡屡造反,大小二十六次,被杀过半,仍造反不已。这时候高欢便出来了,面对不断发生的叛乱,尔朱荣家族甚微头痛,最终只能请出熟悉葛荣众部的高欢去处理这些事务。
永安三年(530年),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尔朱家族起兵讨伐孝庄帝,孝庄帝战败被杀,尔朱家族立长广王元晔为帝。弑君之罪加上尔朱家族长期的残暴不仁,这让尔朱家族很不得人心,尤其是高欢手下的杂牌军,这些人大都是六镇造反收降过来的降兵,大多是鲜卑人,还有不少汉人、匈奴人、高车人、氐族人、羌族人。这些人在当时很没地位,出来当兵本身就是心不甘情不愿,而他们的家小妻儿又屡屡遭受尔朱家族手下的契胡武士的凌辱,这让当时的高欢很是厌恶,他开始讨厌这个政权。高欢能够作为北齐王朝的开拓者,他心中的正义感爆棚也是主要原因。总之,在那么一刻,高欢产生了替民伐罪,颠覆尔朱家族的想法。
刚刚缢死孝庄帝、重新掌握北魏政权的尔朱兆(尔朱荣侄儿)对于如何安置降兵反叛的问题感到头痛,特地向高欢咨询意见。高欢回答:“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总不能每次都杀掉大批的兵士。”尔朱兆觉得建议很好,就问谁能去当统领。一席饮酒的贺拨允不知是计,当即在旁建议,让高欢去统领六镇降兵。高欢佯装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门牙落地,骂道:“太原王(尔朱荣)活着的时候,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听大王(指尔朱兆)的,你是什么东西,大王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很感动,觉得高欢忠心耿耿,就趁酒劲宣布高欢为六镇降兵的统帅。高欢心中大喜过望,一直以来在尔朱氏手下混事,缺的就是自己能直接指挥的军队,天假其便,贺拨允给自己提名,尔朱兆又喝酒过量,发出这么一个命令。恐怕尔朱兆酒醒后后悔,高欢出大营后马上宣令:“我受命统管六镇降兵,凡是六镇降兵的都到汾东受我号令。”吩咐完毕,立刻驰奔阳曲川,建立统军大营。六镇降兵一向厌恶尔朱氏和他手下的契胡兵士,极短时间内就奔赴高欢处集合完毕。自此,高欢得到了以山东的冀、定、相诸州(今河北及河南北部)为自己的据点。自此,一代枭雄开始有了自己的军队与根据地,开始踏上皇权奠基者的路程。
优己/著 收录 《八卦中国》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优己
本文作者:优己(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