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畔」探春野史趣闻

2018-10-24 17:35:40

滹(hū)沱河,当地人俗称葡萄河,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阳河相汇流入渤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音同“呼驼”)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是石家庄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城市环境治理工程,计划总投资14.6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亿多元。工程自2003年7月开工以来,滹沱河开发整治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水源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通过污水截流和垃圾清除,原来河沿岸部分因污染而遭废弃的自来水井水质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并于2005年6月开始陆续恢复供水。太平河滨水景观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良好场所,而且已成为迁徙候鸟的良好栖息地。天鹅、黑鹳等珍禽连续两年飞抵太平河。

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后,该区域将形成一个以绿地为基础,水体景观为核心,一核(核心区)、一廊(滹沱河沿岸绿色长廊)、一线(太平河滨水景观线)、数园(各种主题公园)并存的大型休闲旅游地。由于该工程在生态环保以及城市建设方面成效突出,还荣获了河北省第四届人居环境奖。

工程实施以来,滹沱河整治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改善。通过污水截流和垃圾清除,原太平河沿岸部分因污染而遭废弃的自来水井的水质明显改善,目前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标准,已于2005年6月开始陆续恢复供水。滹沱河市区段的太平河7.8公里河道全线蓄水,吸引了天鹅、野鸭等难得一见的野生禽类留恋栖息,给秀美的太平河增添了许多生机。随着太平河滨水景观的建成,这里越来越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良好场所。每到周末,大批市民纷纷前来观光、垂钓、放风筝。2005年10月2日,太平河还成功举办了清华——剑桥中英名校赛艇对抗赛,吸引了30多万市民前往观看。

本文作者:忻州随手拍(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