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年高欢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野史趣闻

2018-10-24 17:34:27

高欢

高欢(496-547年),祖籍北魏渤海 (今河北景县南)人。出身没落官宦之家,其祖高谧曾为北魏侍御史,后被判流刑,举家徒徙怀朔(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戍边,从此高氏三代世居于此。怀朔是北魏“六镇”之一,鲜卑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高欢就生长在这里,史称其“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他不仅有一个“贺六浑”的鲜卑之名,还娶了一个鲜卑贵族出身的娄氏为妻,他实实在在是一个鲜卑化了的汉人。

高欢出身行武,先为小军官“队主”,后转迁为“信使”,专管驿送洛阳的公文。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方爆发六镇戍卒叛乱和各族饥民铤而走险的大起义。伺机而动的高欢,认为发迹时机已到,先后参加了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等领导的起义队伍。在义军中交朋结友,暗结死党,审时度势,寻求发展。他深感,各种政治力量,能成气候者,非契胡酋长尔朱荣集团莫属,遂窜通死党尉景、段荣等,背叛起义军,投奔到尔朱荣麾下。在尔朱荣部,很快取得信任,得到亲信都督(尔朱荣卫队长)之职。在尔朱荣镇压葛荣义军时,高欢利用原有关系,游说义军将领,使农民军中7个称王的大头目及万余众,哗变叛逃,投降了尔朱荣。在义军被分裂,由强转弱之时,高欢又亲率尔朱军击败刑杲义军。尔朱荣见高欢为己卖命不惜余力,遂对他青睐有加,连称“堪当大任”,他亦因镇压义军有功,擢升至晋州刺史。

永安三年(530年),魏孝庄帝诱杀尔朱荣于洛阳,高欢则袭用老谱,四出游说,使当年被尔朱荣兼并的20余万六镇旧部归顺自己,并把他们带往河北,以摆脱尔朱荣之侄尔朱兆的控制。至此,这20余万六镇军民,便成为他后来起家,夺取天下的政治资本与军事力量。

第二年,即北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率众进据冀州(今河北冀县),笼络当地世族地主,利用民族间隔阂,激起反尔朱兆情绪。经此一番策划,尔朱兆名声大损,高欢却成为民心所向的“救世主”。尔朱兆见高欢羽翼丰满,一时难以除掉,出于羁縻之目的,顺势封他为渤海王、冀州刺史。此时之高欢岂肯买尔朱兆人情,遂在这年六月兵伐尔朱兆,十月,奉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在政治上取得政名,重演东汉之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伎。

本文作者:哲史微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