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做鞋的风波野史趣闻
探春做鞋的风波
宝玉的针线活,帮忙的姑娘不少,宝钗湘云都被袭人烦请过,黛玉是高兴了就做个香囊什么的,纯粹看心情。
三春是宝玉的姐姐妹妹,不过书里面没有提到迎春和惜春做女红,一则贾家针线上人多,小姐们全凭自愿,女红课肯定是有,但做不做,没人硬性要求。
迎春的娱乐不是下棋就是看书,惜春有个绘画的特长,而探春是管家的材料,可是她还是对女红上心,给宝玉做了双精致的鞋子。
探春一直拉近和宝玉的关系,组织了海棠诗社,建立了一个朋友圈,大家在诗社里,作诗评诗娱乐,热热闹闹,这等于把她和大家结成了一个圈子。这个圈子里,探春故意忽略了贾环,实际上贾环的诗也还过得去。他毕竟天天上学堂,诗词一路是必须的。探春有意无意的拉远和贾环的关系,不让人把她和贾环放在一起。她希望人们提起她,就是宝玉的妹妹。
宝玉兴致所至,从外面给探春买了不少工艺品,探春果然喜欢,她有审美眼光,为了感谢宝玉,给哥哥做了双鞋子,自然是精工细做,布料和手工都是极好的。果然贾政见了,大为不喜,他主要是感觉宝玉一个小孩子,这样的鞋子有些太奢侈了。
宝玉当然聪明,不提三妹妹,只说是舅母给的,贾政不好说什么,这个舅母自然是王家的人了,又是宝玉的长辈,人家给了宝玉,宝玉自然要好好的穿了。但也还是发了几句牢骚,作践绫罗什么的,总算遮掩过去了。
宝玉和探春提起此事,特特的说了赵姨娘,赵姨娘知道了探春给宝玉做鞋子,颇不乐意,赵姨娘是个直性子,有意见就表达,而且要表达的人人皆知,连宝玉都知道了。
赵姨娘的说法是,贾环是亲兄弟,探春不管,倒去管宝玉。在赵姨娘心里,贾环比宝玉和探春血缘关系近,从母亲的角度来说,这个要求提的
也不算多。可是探春不这么认为,探春的原则是想给谁就给谁,她不是做鞋的,她只凭高兴做事。其实这娘俩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好像谁都么有错,错在哪儿呢?封建礼教划分的等级制度和骨肉亲情。比如说,赵姨娘和王夫人都是贾政的媳妇,俩人地位是平等的,像印度一样,没有主次之分,还有这些矛盾吗?又比如封建礼教没有给探春灌输“嫡母”思想,探春会不认自己的亲娘吗?死礼教大战活人,愣是把亲情给隔离了。
赵姨娘在外面嚷嚷也罢了,还跑去找探春,抱怨月钱不够使,这是嫌探春拿钱给宝玉,去外面给她买东西,探春自然感觉好笑,也不理论,把赵姨娘扔那儿自己走了。
本来妹妹给哥哥做双鞋子,是一件极小的事,不想还是惹出了不少事非:赵姨娘的斤斤计较,贾政的嫌费人工,探春对嫡庶的表白__不管嫡庶,只论交情。
大家庭里,一涉及到嫡庶,就有无数的小曲折小矛盾,深陷其中的探春,一直想要人们忽略她的庶出身份。所以她刻意的接近宝玉,融入宝玉的主子圈,可是她的母亲,处处要把她拖回办主半奴圈,探春当然不乐意。
作者:韩雪丽
本文作者:痴红初语(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