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千古之冤野史趣闻
秦桧,字会之,南宋主和派代表人物。因其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已臭万年。然而,历史的真实真的竟有莫须有”就可以让文臣害死武将这样荒唐的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发现历史的真实,还历史以真实的面目。
秦桧,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及第,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靖康元年,初秦桧拒不向金割地议和,后卞京失手,宋钦宗上表投降被扣于金营。靖康二年, 钦宗被废为庶人,莫俦、吴开从金营回来,传金元帅之命要推立异姓为帝。留守王时雍召百官共议立张邦昌,监察御史马伸主张共进议状,保存赵氏江山。秦桧表示支持,遂写议状,上书金帅乞立赵氏为帝,被拘押在金营。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张邦昌被立为伪楚皇帝,定都金陵。四月,秦桧随徽、钦二帝一起被拘往北方,经燕山,转至韩州。张邦昌遣人送书,请金放回孙傅、张叔夜及秦桧,金不许。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宋徽宗得知消息后,致书金帅粘罕,约定和议,让秦桧加工润色,秦桧以厚礼贿赂粘罕。金太宗完颜晟把秦桧赐给其弟挞懒。可见,秦桧是忠于国家的忠臣,奈何山河破碎,沦为异国俘虏。建炎四年,秦桧借机归宋。自此,秦桧成为议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秦桧利用跟达赖的私交促成宋金议和。赵构执政之时,面对金的威胁,连年战事,军费开支巨大,不得已向农民征了辽饷,农民不堪重负,爆发了农民起义。为了剿灭农民起义,又征了练饷。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时有发生。赵构如不和金人讲和,战场上巨额的经济来源,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来。面对土地兼并严重,贫富不均如此悬殊的南宋初年,宋高宗知道,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旦爆发,南宋将失去统治权,金人趁机南下,宋连半壁江山也难以保全。面对这样的局势,宋高宗决定向金议和。澶渊之盟,北宋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长达百年多的和平。同样,南宋的绍兴和议,也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后期的和平局面。而这种局面,赵构功不可没。《宋史》把赵构和刘秀相提并论,定为中兴守成之明君。而秦桧是这些举措的践行者。连当时的宋高宗赵构都说“秦桧力赞议和,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佐之力。诚有功于国”
而岳飞的死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主要还是岳飞一味主战、反对议和的这一点秦桧在遗嘱中也提到说,岳飞和赵构因为一件事发生了根本的分歧,以后皇帝便不再喜欢岳飞了。其实,赵构对金的态度,可以说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只是从军事上、经济上苦于没有大举兴兵反击金国的本钱。当时金国几乎每三年就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在内忧外患之中的赵构皇帝可以说焦头烂额,赵构一方面重用岳飞等武将四处扑火,高举北伐大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让秦桧牵头一次次对金“议和”,以便得到喘息之机。而岳飞却不顾大局,一味主战竟然还上奏立储之事,犯了武将之大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岳飞死后,宋金议和,而金朝最大的仇敌莫过于岳飞,很可能处死岳飞就是议和条件之一,而秦桧作为宰相,自然是皇帝命令的直接执行者。
胡适曾说过:秦桧有大功而世人唾骂他至于今,真是冤枉。
最后普及个小知识,我们今天常用的宋体字就是大才子秦桧创造的,如果想知道当时历史的人可以查阅《北征纪实》。
本文作者:南唐依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