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王夫人怎么考验探春的?野史趣闻

2018-10-24 17:31:10

推荐:元春省亲回贾府共演了四出戏,都是曹雪芹埋下的伏笔?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对于庶出的探春来说,能有机会参与管家,当然是欢喜的,好似熬出了头。

可是她马上明白,她只是管家之一,而这个之一,就已经表明了王夫人的姿态。

李纨是嫂子,年纪比她大,宝钗才是王夫人最放心的人,她和宝钗有血缘关系。

黛玉为了金玉之说和宝玉怄气,元春赏赐的端午节礼物,二宝相同,探春之敏捷,怎会不知这其中的微妙。

王夫人是让宝钗有机会练手呢。

探春不想这些,她的目的是改善贾府的经济危机,学学大管家赖家的承包制。都知道探春的承包制,她其实也是借鉴了赖家的经验。

小姑娘以前没机会管家,可是会算账,一算就知道了,出多进少,难以为继。

年轻人都有热血,都想做点什么,改变一下困境。

其实李纨和宝钗应该操心,一个已经是儿媳妇,一个想成为儿媳妇,只有探春,不过几年就嫁了出去,其实和探春的关系不太大。

探春的优秀在于,有责任感,敢承担,她准备找机会大干一场。

探春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赵姨娘兄弟后事的补助费,其实这位是她的亲舅舅,不过探春是礼法教育出来的,她不认这个亲戚。

吴新登家的来汇报的时候,先说了,回过了太太,也就是说,管家最早没想为难探春,是报给了太太。可太太说,知道了,让回姑娘。

按照隶属关系,赵姨娘的兄弟,属于太太的下属,应该太太发句话。

可是王夫人有耐心管袭人母亲的后事,给了四十两银子,却没心思料理姨娘的事,她甚至都没说句按旧例就成了。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旧例,太太开了口,赵姨娘就不敢闹腾了,可是太太偏生不说这句话,让回探春。

这里面有着微妙关系,王夫人这是考验探春,有机会管事的探春,如何处理这件事。很多人都在观望。

李纨顺口来了句按袭人例, 其实到是省事的做法,也不亏待了赵家,王夫人厚待袭人,总不会吃亏。

吴新登家的马上接牌走人,到是探春敏感,马上阻止了,她深知规矩的厉害,马上说,规矩怎么办。吴新登家的马上说忘记了。探春终于知道问题出哪了,执行人,办事办老得了,居然不查旧例,就来请示,这哪里是好员工的姿态。

探春也不必客气了,这个时候不是装斯文的场合。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这里又回别的事。

探春的敏在于,想得到说得出,本来吗,你回事的不知旧例,不是难为决策人吗?

查了旧例来,才知道是二十两银子,不是袭人例四十两。

吴新登家的挨了教训,自不肯吃亏,马上告诉了赵姨娘,她是要借赵姨娘出口气。

果然赵姨娘这杆枪就来了,先朝自己女儿开了起来,公开场合,就抱怨女儿不照看她的娘家。

其实她的目的就是让探春以权谋私照看她的娘家人,自家多得些银子,至于因此会给探春惹来什么麻烦,会不会让探春失去太太的信任,甚至丢失了管家权,她不考虑,她的世界里,就是只想自己,不考虑规矩和别人的利益。

探春多聪明,自然晓得赵姨娘的糊涂不知理,公众场合,探春只好讲规矩,讲身份,论身份她是主子,赵家是仆人,她不必照看。

主仆论说下来,赵姨娘仍然不罢休,还在哪里哭闹,就是她混得不如袭人了。

终于把探春的耐心磨没了,小姑娘也委屈起来,这是亲妈呀。亲妈闹腾,逼得她落了泪。

不过三姑娘虽然委屈,可是态度坚决,就是照章办事。规矩不能动。

这个难题的好处在于,探春是让赵姨娘闹腾得没面子,可是大家也晓得了探春的厉害和风格。探春的风格是眼里不揉沙子,一切按规矩办,亲妈的面子也不给。

这算是立威吧。

相关阅读:

《红楼梦》里探春是怎样一个人,连元妃都礼待有加?

曹雪芹为什么要刻意丑化赵姨娘,有何深意?

吴月娘与王夫人,吃斋念佛形象的另一面

本文作者:写乎(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