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驴蹄子摸金符?带你对比真实考古工作和盗墓笔记鬼吹灯的差别!野史趣闻
《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小说和影视作品自发行以来,得到了很多粉丝的热烈追捧。那么考古学家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据小咖观察,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铁粉,另一类么,这是什么鬼???比如说不久前某考古学名教授在陕西师范大学做演讲,被一同学比作“摸金校尉”,教授神情马上就变复杂了呢。但不论如何,《盗墓笔记》在向读者推介考古事业方面所起到的巨大宣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真实的考古发掘和《盗墓笔记》有什么差别呢?下面大家就跟随小咖来盘点吧。
没有黑驴蹄子,需要准备好口罩
据《盗墓笔记》,特制的黑驴蹄子有克制僵尸的神奇功能。事实上,考古学家在发掘古代墓葬时能遇到不同朝代的干尸、湿尸是真,可是像《盗墓笔记》中描写具有攻击性的古尸还真没怎么听说过。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古尸固然科研价值大,但沉睡了几百上千年古尸,打开墓室和棺门后的味道,大家可自行脑补。
也没有摸金符,请念仁义礼智信
摸金符在小说中是摸金派的僻邪之物,那么考古学家有没有类似的东西呢?不好意思让大家失望了,考古学其实是一门客观科学的学科,就算是发掘帝王陵墓,也没有“避邪”和“上香”这种流程,通常情况下的流程是,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向上级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着手进行勘探和按部就班的发掘,其实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不少考古学家自嘲“高级农民工”。
靳东扮演的胡八一在沙漠中艰苦“淘宝”?还算靠谱
靳帅哥在沙漠中寻宝的电影情节相信不少小伙伴们都看过,真实的考古工作真的有这么辛苦吗?恭喜你,答对了,有朝一日如果你有机会参加考古工作,就会发现考古不仅“枯燥”,还很辛苦,哪里有遗址,哪里就有考古队员,不管是胡八一走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甲午海战致远舰沉没的胶东湾,还是西藏高原的古格王朝墓地,都布满了考古学家的足迹。有人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嫁人莫嫁考古郎》:“十年生死两茫茫,挖墓葬,开探方,穷乡野岭,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亦不知,尘满面,土飞扬。嫁人莫嫁考古郎,下工地,守空房,一去半年,唯有泪千行,回来还得整资料,出报告,天天忙。十年生死两茫茫,墓坑里,废墟旁,缺网少电,山沟好凄凉,下乡三月无人识,身臃肿,鬓已霜。嫁人莫嫁考古郎,酒精肝,胃溃疡,穷困潦倒,梦里住洋房,天天就排小纸片,不赚钱,愁断肠。”
通过上面的对比,相信小伙伴们对考古学家的真实工作状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话说回来,干考古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去干呢,嗯,小咖只能说,如果这不是真爱,还能是什么呢。
本文作者:考古咖(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