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传阅小说、文学作品的呢?野史趣闻
2018-10-24 13:33:55
说起书,大部分人都会知道我国伟大的古代四大名著的。但是很多人都会问了,这么经典的著作,在古代是如何火起来,又是如何传播的呢?古代不比现在,有这么多的媒体,还没有等新作品完成就开始提前宣传造势,相反的,即便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已经完成,那么真正的传播开来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当时的媒体就只有老百姓。

一般来说,古代的文人墨客层出不穷,但是好像大家听说的基本都是诗词,做对之类,小说类的就很少了,不比现在,网络小说种类又多又丰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说篇幅比较长,传播起来十分的不方便。古代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这几种。

第一:古代街头、茶楼说书人
如果说老百姓才是当时的媒体的话,那这些媒体真的水平有限,因为古代百姓识字的并不多,即便是真的识字,能读懂诗文,领略其中的文采的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那些说书的艺人就成了当时的重要媒体了,他们说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专门挑选容易传播,人们感兴趣,爱听的内容来演义。使得一些好作品更容易被人们记住。

第二:题壁诗,到此一游
现在出去旅游也会有不少人爱在墙上石头上留个“到此一游”的记号,想必大家都是从孙悟空那学来的吧,虽然很多旅游景点都会这种现象明令禁止了,但是在古代可没有人禁止,甚至很多文人在大好河山游历的时候,还会留诗一首,比如“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等。各种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共场所的墙壁、柱子,还有道观、寺院、名山大川的石头上,都不乏有留下大家的诗作。

第三:歌姬传唱
歌姬传唱其实跟民间说书意思差不多,但是传唱的基本都是词,上口,押韵,也基本都短小精悍不比小说那么大的篇幅了。
本文作者:红8红麻花(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