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没有空调的古代人是怎么活下来的?野史趣闻
2018-10-24 13:34:59
-“古代人没有空调、没有冰箱,这么热的天真不知道是怎么活下去的?!”
-“所以他们都死了。”
-“…??”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进入三伏天
多地「炎值」直线飙升
今年的三伏天更是「超长待机」40天
想想都觉得浑身烧得慌

每每此时
一众网友就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诚挚地感谢现代空调之父
威利斯·开利
炎炎夏日里的「续命恩人」

其实,谢天谢地
不如谢谢我们的老祖宗
早在我国古代
先人们就已众志成城……防暑降温
其科学程度
可以说是「丧尽天凉」了


古人消暑降温神器一:冰
冰块在古代可谓是「万凉之源」
早在周朝时期
便已有了采冰、蓄冰的传统
有专门管理冰块的公务员——凌人
还有专门窖藏冰块的地下室——凌室
凌人?凌室?
所以冰激「凌」是这样来的么?


古人消暑降温神器二:冰箱
不要以为没有电就用不了冰箱
明代的时候,「冰箱」就已经问世
木质的箱子里裹上一层锡
箱子顶部设计有排气孔
冰箱内放入冰块和瓜果蔬菜
起到冰镇和保鲜效果的同时
从气孔里排出的冷气还能给房间降温

古人消暑降温神器三:空调房
可别以为古代人纳凉的方式
就是在凉棚下面
袒胸露怀地扇着大蒲扇

早在汉代,宫殿里就已经
设有多重降温装置
而到了唐代
宫殿内更是安装了
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

古人消暑降温神器四:冷饮
遍地是吃货的中国
既然有了冰
怎能不在冷饮上有所建树

还记得公差国外游的张骞吗?
他从西域回来后,带回了奶酪
奶酪+冰块+蜂蜜+蔗糖
便构成了唐朝最流行的冷饮
酥 山

△唐代『野宴图』中出现的酥山
到了宋代
吃货们更是在此基础上
加入了红豆和各色水果
制成当时的「网红」刨冰
酥山?刨冰?
绵绵冰的前世今生

其实,有一种冷饮的历史
比酥山、刨冰还要久远
『楚辞』中记载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说的就是把酒滤去酒糟
放入青铜冰鉴中冰镇后饮用

此文章为艺术文化汇原创,特此声明!
本文作者:艺术文化汇(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