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竟然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开国皇帝野史趣闻
商朝的末代国王纣王,荒淫无耻,惨无人道。周文王姬昌看到纣王的昏庸腐败,决定解救百姓于水火,讨伐商朝,取而代之。为此,他一方面亲自率领百姓在田间耕作,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一方面广泛访求各方面的人才,时常废寝忘食。当时有许多志士仁人前来,都被他招纳,甚至连商朝的一些文臣武将也不断前来投奔。但周文王感觉到目前为止他麾下还缺少一位雄才大略,运筹帷幄的统帅,因此他时常外出访求。
一天,他以打猎为名,又到民间访贤。在渭水河边,他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目光炯炯的老渔翁,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钓鱼,人品马嘶人叫,丝毫不受惊扰。周文王跳下车来,拱手走到老渔翁面前,诚恳的和他攀谈起来,并向他请教对天下大势的看法。老翁从容不迫,口若悬河,从民生到政治再到军事,见解精辟,分析透彻。周文王喜出望外,把这位老渔翁请回,并尊称为“太公望”。传说,“太公望”姓姜,名尚,字子牙。他的祖辈是东方望族,但到他这一辈已经没落,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勤学好问,到处借书抄书,刻苦攻读,特别是对于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他钻研的更加精深。但是,在暗无天日的商朝,他报效无门,直到七八十岁,人不为人知。后来,他听说周文王访求人才,准备伐商,就从东方来到渭水之滨,并在周文王常打猎的地方钓鱼。这就有了后世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出。
周文王请到姜子牙后,立即拜为军师。他们一方面整顿内政,鼓励生产,训练兵马;一面对周围的效果恩威并施,团结、争取。结果,使周围的一些小国归附,西边的犬戎和密须被征服了,这就为大军东进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他们东渡黄河,吞并了玕、黎、崇等商朝的附属国,为进军商都朝歌扫除了障碍。
正当他们准备向朝歌挺进时,周文王不幸病逝。姜子牙继续辅佐文王的儿子武王,统帅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距离朝歌70里的牧野,与商军进行了决战。商纣王兵败后在鹿台自焚身亡。从此周朝取代了商朝。周武王封姜子牙为齐侯,姜子牙就成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开国皇帝”。
本文作者:史事小学究(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