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饮食」出血病人饮食建议野史趣闻


作者:血液科 郭江水
血液科患者常见出血表现,一方面是由于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缺乏所致,一方面可见于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导致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所致。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有其特殊的饮食要求,以避免由于饮食不慎而增加出血风险:

开 讲 啦
一、过敏性紫癜勿食致敏性食物
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紫癜,则需要终生严格禁用这种食物。常见的过敏物质,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蟹、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有蚕豆、菠萝、植物花蕾等。要注意应避免使用与过敏物质接触的炊具和餐具。
二、多食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
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需物质,维生素K可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有利于凝血和止血,故应给于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西红柿、桔子、苹果、鲜枣等;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菠菜、猪肝等。
维生素C、维生素K均不耐高温,故烹调时不宜高温和时间过长。必要时可将维生素C溶剂或片剂加入食物中食用。
三、充足的高蛋白饮食
由于失血致使大量的蛋白质丧失,故需补充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瘦肉、牛奶等。如果是出血多或严重贫血的病人,尚需补充富含造血原料食物,常见的菠菜、木耳、动物肝脏及瘦肉等。
四、忌食辛辣食品,戒烟酒
某些人由于饮食习惯,喜欢进食辛辣食品,以增进食欲。一旦患有出血类疾病,则需要避免食用辛辣食品了,因此这些食品容易刺激胃肠粘膜血管,加重粘膜充血而出血。吸烟、喝酒则更不适宜,因为它们同样会刺激血管而加重出血,戒烟、戒酒则势在必行了。
五、要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胃肠道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
带刺的鱼类、带壳的蟹类、带骨头的鸡肉、猪肉等,应谨慎食用以免刺伤口腔粘膜和牙龈,引起出血而发生感染。患者出血症状较重或血小板数目较低、凝血功能较差时,避免进食油腻、煎炸、辛辣、寒凉的食物。平时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炒饼、水饺、排骨、年糕、坚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应慎之又慎。临床患者少量食用上述食物,甚至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应该根据病人的口味、食欲的好坏以及吸收消化功能,烹调和制作出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软食和小点心等食物。
血液病患者日常的饮食调护,需要家属耐心、细致,犹如照顾婴儿一般小心谨慎。总的原则就是干净、卫生、好消化。伴有出血类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避免因饮食刺激而引发的出血。加强患者饮食教育亦是血液科医生日常工作,患者或对于饮食的疑惑一定要及时请教主管医生,为您做出最合理化的建议!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本文作者:天津中医一附院(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