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风流才子的“韵事”野史趣闻
此图来源于网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意思是:
一个风流才子,
一手提酒壶,一手揽香肩,
于醉意朦胧温柔乡里,
写就多少妙词绝句!
这句词后来成为许多文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写这首词的那个家伙,
就是宋代词人柳永。
柳永年轻时随父到都城东京,
因在家中排行老七,
所以人称柳七官人。
柳七官人生得俊朗,
才华独步词坛,
又不愿结交达官贵人,
于是朝朝楚馆,夜夜秦楼,
京城名妓没有不认识他的。
而且,
哪个妓女若说不认识柳七官人,
就会被耻笑,
都以结交这个当朝第一才俊为荣。
可见,
当时的妓女并不一定看重钱财,
而是看重男人的才华。
所以,东京城里的妓界流传这样的口号: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当时妓女的这种气节,
这种重视人才的程度,
恐怕当代的人都很难做到了。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七官人没有工作,
又不愿吃父母的,
京城三大名妓争着养他,
这三大名妓是: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
名妓散尽千金,
只求柳七官人与之一寝,
求得一词一诗。
所以,
当柳七终于被人举荐到杭州
去任一个县官时,
消息传来,东京妓界一片呜咽。
临行那天,
没有别人送别柳七,全是妓女!
柳七有诗为证:
此图来源于网络
郊外绿阴千里,
掩映红裙十队。
惜别语方长,
车马催人速去。
偷泪,偷泪,
那得分身与你!
红裙一词代指妓女,竟然排成十队之多,
而且分别的话儿说不完,
真个是长亭更短亭。
柳七依依不舍告别京城,
途经江洲时,
闻听当地有一名妓,
于是停歇下来。
当他来到这个叫谢玉英的妓女住处时,
谢玉英正在书房抄写柳七的词,
当柳七自报身份时,
谢玉英当即跪倒在地说:
“贱妾凡胎,不识神仙,望乞恕罪。”
看看,
都将才子柳七当神仙了。
柳七便与谢玉英缠绵了五天。
分手时,
谢玉英发誓一辈子要当柳七的仆人,
从此不再接客,
等待着柳七的归来。
柳七在杭州任官三年后回京,
东京妓界欢呼雀跃,
柳七又日日与她们相混。
谁知有小人告状,
认为柳七有“作风问题”,
有损干部形象。
于是,柳七罢官了。
柳七罢官后更狂荡不羁,
众妓女纷纷安慰他,
要那鸟官作甚,
俺们养着你!
那江洲名妓谢玉英也赶到京城,
专门侍候柳七,
其他名妓也不眼红,
相处甚欢。
此图来源于网络
柳七死后,
由陈师师成立治丧委员会,
各妓家凑份子,
将丧事办得热热闹闹。
柳七好歹也工作过,
但没有一人答理。
出葬那天,
东京城里无一个妓家不到,
哭声震天。
有一个羡慕柳七才华的小官
悄悄前往想送一程,
但见全是妓女,
深感惭愧,悄然而返。
谢玉英竟因忧伤过度,
两个月后随柳七西归
也葬在柳七墓边上。
自第二年清明起,
妓女们都自发地前来祭扫,
风气渐渐演变到民间,
其他的人也参与祭扫,
称为“祭风流冢”。
葬柳七的地方叫乐游原,
后人写诗描绘道:
乐游原上妓如云,
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
怜才不及众红裙。
缙绅指达官贵人,
此诗讽刺当时的官员
在重视人才方面还不如妓女们,
我想,这也可以理解,
柳七作风随便,
那些追求进步的人
怎么敢与他结为友呢?
不过,柳七官场失意,
但终得惜才的妓女们
让他灵感不曾凋谢,
给我们后人
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柳词”。
此图来源于网络
武夷山柳永纪念馆
●●●【编后】近读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读到第十二卷,不禁感叹嘘唏。感叹千年之后,当代某些女性只有卖肉的本事,而古时妓女皆能琴棋书画,除了卖身,其综合素养远胜于当代的人。翻阅中国古代文学史,没有几个文学家没与妓有过密切交往的,也就是说,我们如今读到的许多流传下来的千古佳作,字里行间犹散发着妓女的脂粉气。
雨霖铃·寒蝉凄切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本文作者:小歌随笔(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