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解救不了小成本电影野史趣闻
这个暑期的电影院热闹非凡,《我不是药神》票房口碑齐飞、《一出好戏》未映先红,就连卖情怀的烂片《爱情公寓》都能轻松收割3亿票房,但是一些制作精良但没名气的小成本电影就没这么幸运了。
比如林永健的《李保国》这部电影,排片率几乎为零,最高时段也只有0.7%,观众几乎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电影,知道的观众想看也是看不到。


少得可怜的排片
根据情节看,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以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为原型,讲述了他30多年扎根太行山,不辞辛劳、不求回报,用自己的科研技术将寸草不生的荒山变成了万亩核桃林,带领老百姓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自己却积劳成疾,最后因病离世的感人故事。

李保国教授
影片前几日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观众看完后都觉得可看性非常高,前半段让人捧腹大笑,后半段让人几度落泪,导演没有刻意塑造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而是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李保国有缺点也有优点,有对农民的无私奉献,也有对妻子的爱情浪漫。有的观众在看完首映后表示手掌都拍红了,真的是一部难得的主旋律电影,生动、真实、感人。

发布会现场
据悉,《李保国》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但是依然投资了3000万,按照这个排片量肯定要亏本的,主演林永健也通过媒体呼吁电影院加大排片量,甚至直接喊话:求求你们,多帮我们排排吧!
林永健这句“求求你们”让我不禁想起因排片量少而下跪的《百鸟朝凤》,都是精良的小成本电影,都面临同样的排片问题。

制作人下跪求排片
如今的电影市场就是资本运作的市场,影院为了利润,必定要选那些大制作、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参演的电影给与最大的排片量,这无可厚非。
电影是艺术品,但在市场来说更是一种商品,小成本的主旋律电影本身对观众的吸引力就比较小,娱乐性不强,话题性不强,前期宣传不到位,如果碰上这样的电影黄金周,只能被秒杀的结果。
小成本文艺电影想取得大众的追捧,需要的是文艺与商业的融合,适应这个市场才能留在市场,而不是无力的博同情。
本文作者:喵吉不咬人(今日头条)
-
Tags:一出好戏 我不是药神 爱情公寓 林永健 news_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