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跪的孝子野史趣闻

这个故事很久了,太姥姥第一次给我讲的时候,我才刚刚上小学;现在我讲这个故事,我儿子也马上该上小学了。
太姥姥的祖籍是河南周口,她们那个村几乎全是王姓,只有少数的别姓,大部分都是外地迁过来的。老黄就是这少数别姓里的一个。
老黄是光绪十五年的时候随自己的母亲改嫁到这里来的,老母亲去世以后自己娶了当地的一个姑娘,自己便也定居在了这里,靠继父留下来的二亩三分地来养活。
靠着这二亩三分地老黄和妻子的日子也算是过得有滋有味,可让他们非常苦恼的是成亲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小两口到处求医问药,各种中药补药也吃了不少,可就是一直也不见效果,媳妇儿的肚子依然平平如野。
就这样,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黄夫妻两个由小两口变成了老两口,还是没有孩子。渐渐地,老黄心里也就释然了,没有就没有吧,两个人生活还落个自在。
一日,老黄正在地里除草,一个黄衣道士沿小路朝他这边走来和他讨一口水喝。老黄把水葫芦递给道士后就自顾自地锄草了。道士喝过水后,随口说道:'沿此小路往东三十里,有一个道观,你若方便,可以前去拜一拜,兴许还可落得一子。' 老黄性皮,对于这些牛鬼蛇神,方士术士什么的最为不屑,也没在意术士说的话。可是自己已年逾五十,却仍未育有一子,老黄不免心里也有些动摇,是不是真的得罪了什么神灵。
是日,老黄沐浴更衣后,带着些祭品去了道观。祭拜完后,已然傍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黄自己一人匆匆地走在路上,心里想着晚上活动活动,兴许真的管用,能造出个人来呢。走着走着,忽然听到身后有孩子的啼哭声,越来越响。'莫不是?'老黄突然心领神会,顺着哭声,一路小跑。果然,路边的草丛里躺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孩子看到老黄后立刻就不哭了,还朝他咧嘴笑。老黄明白了,这个孩子就是老天送给他的孩子。老黄朝道观拜了三拜,抱着孩子高兴地回家去了。
小黄的成长真如神童一般,九个月便可自己独立行走,一岁已可以自由交流。但是即便有此天赋,却从不爱读书,自是没能如了老黄的愿——考取个功名。
小黄也不是没有爱好,犹爱串门。串门也不是和平常人一样,唠唠家常,说说闲话或者打打牌九麻将什么的,他就是在人家门口站着看,只要有人和他打招呼,转身便跑,所以邻居们对他都感觉非常奇怪,不像是一个正常人的孩子。
有一次在一个邻居家驻足观望后,邻居出来了,他看到后转身就跑了。巧的是,那天邻居恰好丢了一只鸡。所以邻居一口咬定鸡是小黄偷的,便气冲冲地来到老黄家理论。老黄质问他是不是偷鸡了,小黄却一声不吭。自打抱他回来,十五六年没凶过他一次的老黄那天暴怒到了极点,劈里啪啦的棍棒甩到他的身上,让他下跪认错,可是小黄愣是忍着痛,咬着牙就是不跪。老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赔了邻居损失,拦住了老黄,老黄这才作罢。
没几天小黄身上的伤就痊愈了,又活蹦乱跳的了。这天他在集市上闲逛,看到当地一个财主家的少爷欺负一个姑娘。小黄平时话虽不多,但是脾气还是有的,路见不平,自是要拔刀相助。财主少爷一看是乡下来的土包子,便叫自己的同伙一起把小黄摁在地上磕头。小黄体力有限,没能挣扎得过。第二天,村里便传来消息,说镇上地主家的少爷突然暴毙,身上还有许多被鞭打的痕迹。
转眼,小黄也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老黄算着自己也马上行将就木了,便琢磨着给小黄物色一房媳妇。小黄家庭条件资质并不算好,好不容易物色了一户人家,他却拒绝了。姑娘非常不解,便问他为何。他说,我要是娶你,是不是还要向你的父母下跪。姑娘道,那是自然。小黄说,那我不能娶你,我这辈子从不向人下跪。最后女方家也觉得非常不可理喻,便没同意这门亲事。
老黄见小黄态度这么坚决,也就没再坚持,因为小黄自打会走以来,也从没有给他们下过跪。
这件事没多久,老黄夫妇便一同西去,落了个善终,享年八十八岁。
这时人们发现,从来不下跪的小黄,这次居然下跪了,料理好老黄夫妇的后事后,在自家门前磕了几个响头,也离家而去了。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只是听村里后来人传说,最后他也死了,孤老终生。
后来听观上的道士门说,小黄其实是一个给无常引路的人,只要他向谁下跪,那个人必然会在当天晚上死去。这样的人,也注定他会孤独一生吧。
(故事真假,您且看且辩,不弘扬封建,不宣传迷信,但求一赞,博您个乐呵。)
本文作者:古时古事古民俗(今日头条)
-
Tags:news_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