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之才与解缙之死野史趣闻
解缙画像
初闻解缙,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当时因为学习浮躁、爱显摆,语文老师用这句话批评了我,至今记忆深刻,也从此知道了解缙这个人。
说起解缙其人,绝对神通一枚,号称7岁能作诗,10岁日诵千文,终身不忘,12岁遍读五书四经,18岁乡试名列榜首,19岁以殿试第九名蹬进士第,然后就开始跟着国家一把手朱元璋混了。看看人家开挂的人生,我都想一头撞死。咱7岁的时候还在学习26个拼音字母,18岁的时候还在高中奋斗,如今人到中年,依然一事无成,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话归正传,朱元璋对解缙是相当的不错,有一次对他说:“我与你名义上是君臣,其实情如父子呀!有什么话尽管说,不要有顾忌”。听到领导的肺腑之言,我都胸潮澎湃,怎么能不玩了命的给老朱家干啊!后面解缙就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什么事都要跟皇上争一争、论一论。结果某一天把皇上惹恼了,直接赶回了老家,一直呆到朱元璋归西才重新开始。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后也比较器重解缙,短短时间内位列明朝首届七大内阁之一;总裁《太祖实录》,想想皇帝老爹的生平纪实都让他总裁了,何止一般受宠!然后朱棣想编一部前无古人的书,也把解缙推到了总编位置,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典》。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解缙真正的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说起《永乐大典》,咱们列组数据看看这部书牛到什么程度:汇集古书七千多种,成11095册,共计约3.7亿字,关键是抄录古书无一删减,比起清朝文字狱时代的《四库全书》,那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怪不得连外国人都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实至名归。
可惜好景不长,解缙的老毛病又犯了,掺乎上了皇室家事,帮着太子争皇位,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再次被贬,直至入诏狱。
说起他的死,更是令人叹息。一次锦衣卫的头头(官名都指挥佥qian事)纪纲给皇上看囚犯名单,皇上见到解缙名字,问道“缙犹在耶?”就是“解缙还活呢?”的意思,纪纲不知道是领会了皇上的意思,还是和解缙有仇,以防他日后东山再起收拾自己,就把解缙用酒灌醉,然后将其埋于雪中,活活的给冻死了。这个场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雍正王朝》里叛臣周福之死,甚是不忍!
天妒英才?人妒英才?年仅47岁的解缙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死法,虽然毫无痛苦,大醉而去。想他一生,年少成名,一路坦途,最后却因皇家私事丢了卿卿性命。值得么?不值得么?佛曰不好说,也许几十年后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最能说明一切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天命题《杨慎的争与不争,都在一首临江仙》,欢迎大家阅读。
本文作者:背书的周老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