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岳飞之死,秦桧还干过什么坏事?秦桧和宋高宗的关系如何?野史趣闻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秦桧和宋高宗的文章,大家的评论呈现两个极端,褒贬不一。大部分人对秦桧是持贬斥态度,但是也有一些人替秦桧喊冤、鸣不平,说岳飞之死是秦桧在给宋高宗背锅,其实秦桧是忍辱负重的忠臣,还有人说秦桧对高宗忠心耿耿,高宗对秦桧信任有加。
真的是这样吗?
岳飞之死究竟谁是主谋,谁是帮凶,我们暂且不论。那么除去岳飞之死,作为历史上知名度数一数二的奸臣,秦桧还干过什么坏事?秦桧与宋高宗的关系如何?
在《宋史》和《朱子语类》里面摘录了几段,大家一看便知,自行判断。
《宋史》:先有赵鼎遇赦永不检举之旨,又令月申存亡,鼎知之,不食而卒。自鼎之谪,门人故吏皆被罗织,虽闻其死而叹息者亦加以罪。(赵鼎被称为中兴贤相,南宋名臣。知秦桧必欲杀己,为了保全家人,绝食而死。他死后门人故吏皆被牵连,表现出同情的人也被加罪。)
《宋史》:又兴王庶二子之奇之荀、叶三省、杨炜、袁敏求四大狱,皆坐谤讪。
《宋史》:使汾自诬与浚及李光、胡寅谋大逆,凡一时贤士五十三人皆与焉。(赵汾是赵鼎的儿子,也未能幸免。)
《宋史》:桧立久任之说,士淹滞失职,有十年不解者。附己者立与擢用。自其独相,至死之日,易执政二十八人,皆世无一誉。柔佞易制者,如孙近、韩肖胄、楼炤、王次翁、范同、万俟禼、程克俊、李文会、杨愿、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余尧弼、巫伋、章夏、宋朴、史才、魏师逊、施钜、郑仲熊之徒,率拔之冗散,遽跻政地。(孙近、王次翁、万俟禼等都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奸臣,皆投靠于秦桧,在朝廷担任要职。)
《宋史》: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涉讥议,即捕治,中以深文。
《宋史》:开门受赂,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
《宋史》:桧孙敷文阁待制埙试进士举,省殿试皆为第一,桧从子焞、焴、姻党周夤,沈兴杰皆登上第,士论为之不平。考官则魏师逊、汤思退、郑仲熊、沈虚中、董德元也。师逊等初知贡举,即语人曰:'吾曹可以富贵矣。'及廷试,桧又奏思退为编排,师逊为详定。(科举被秦桧操纵了,这可能是读书人憎恨秦桧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史》:衢州尝有盗起,桧遣殿前司将官辛立将千人捕之,不以闻。普安郡王因入侍言之,帝大惊,问桧,桧曰:'不足上烦圣虑,故不敢闻,盗平即奏矣。'退而求其故,知普安言之,遂奏普安居秀王丧不当给俸,月损二百缗,帝为出内帑给之。(普安郡王即宋孝宗。)
《宋史》:又阴结内侍及医师王继先,伺上动静。郡国事惟申省,无一至上前者。桧死,帝方与人言之。
《朱子语类》:秦桧倡和议以误国,挟虏势以邀君。
《朱子语类》:秦太师死,高宗告杨郡王云:“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乃知高宗平日常防秦之为逆。
《朱子语类》:高宗初见秦能担当得和议,遂悉以国柄付之;被他入手了,高宗更收不上。高宗所恶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亦无如之何。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摈去之。举朝无非秦之人,高宗更动不得。
本文作者:清风鉴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