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如何害死了自己的儿媳野史趣闻

2018-09-04 22:00:48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太后选择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的皇后,同时宣布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为瑾嫔、珍嫔。光绪二十年,珍妃和瑾妃同时晋封为妃。

看过珍妃照片的读者,都认为珍妃在清朝皇室所有存世的妃嫔照片中,她的相貌是最美的。同时,珍妃的乐观开放,不愿意被传统束缚也让光绪皇帝宠爱不已。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珍妃因支持变法得罪慈禧太后,随即被囚禁。光绪皇帝虽渴望珍妃排在身边,可慈禧太后偏偏将两人分开囚禁,光绪无可奈何。

1900年8月15日清晨,随着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携着光绪皇帝等一帮大臣仓皇逃离。慈禧太后离开前,命人太监崔玉贵将囚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投到贞顺门内井中淹死,年仅25岁,后人称这口水井为“珍妃井”。

光绪大婚之后,隆裕皇后逐渐失宠,而瑾妃与光绪相处也是十分的清淡。只有珍妃生性乖巧,善解人意,经常侍候光绪皇帝左右。珍妃的开朗感染了死气沉沉的光绪,给光绪沉闷的生活带来色彩。就这样,珍妃霸占了光绪帝全部的宠爱,让隆裕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慈禧太后对珍妃也是痛恨至极。

当珍妃进宫的时候,慈禧年事已高,容颜不在,再加上珍妃像极了当时的自己,慈禧当然容不下这个“后宫第二”的人,更不能放任珍妃和自己争抢风头。慈禧太后西逃前命人将珍妃从冷宫放出来,扔进了水井里面,后世成为珍妃井。珍妃被投井身亡的第二年,光绪皇帝回銮北京,珍妃的尸体才被打捞上来,并追封她为珍贵妃。红颜薄命,珍妃死的时候才25岁,可悲可叹!

去过故宫的很多人应该都见过那口“珍妃井”,珍妃井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珍妃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

井口小的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别说塞进去一个人,恐怕连头伸进去都困难,怎么把珍妃给塞进去的?是把珍妃大卸八块塞进去的,当然不是,珍妃是活着的时候被投进去了。

原来现在的珍妃井不是当初的那个井了,古时候宫里的井可不是用来跳的,而是用来救火的。因为故宫全是木质结构,万一引发大型的火灾,那后果可是很恐怖的。自从珍妃投井后,慈禧就命人把井口弄得越来越小,几乎把井盖都封住了,想想慈禧对珍妃是有多恨!珍妃井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据老宫女说:“刘太监自从来到山西后,因为是从大内来的,比较可靠又懂规矩,又是李总管的徒弟,于是就派在光绪跟前当近侍。他看到光绪整天呆呆地坐着,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对饮食更是不挑不拣,漠不关心,每餐六菜一汤,不管别的人吃什么,他永远是如此,一直到西安都是这样。最愉快的时候,是光绪和太监们下象棋,很平易近人,下完棋后,仍然像一块木头,两眼痴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急躁发脾气的性格根本不见了。好像他下定狠心,不管外界如何,他只是装痴做哑。一个血气方刚的人,收敛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痛苦的了。

“他念念不忘的只有唯一的知心人珍妃了。

“光绪对珍妃一见钟情,他哪里知宫廷里政治生活的险恶。

瑾妃“在西安,我们住在北衙(南衙是总督衙门,北衙是巡抚衙门。老太后先住南衙,后搬到北衙)时,因为地方窄小,皇后和皇上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中间用隔扇隔开,两屋通联。这可能是老太后的巧安排吧,但光绪从来不理皇后,而皇后呢?也从来不服气

“有人说,自从珍妃死了以后,光绪把爱珍妃的感情移到瑾妃身上了,那也是无中生有的话,根本没这回事。光绪是个性格孤僻而又多疑的人,如横下一条心,九牛也拽不回来的。他早就认定瑾妃并不忠心耿耿和他一条心,珍妃的打入冷宫,受隆裕打嘴巴的凌辱,他清楚地知道,瑾妃也曾经顺水推舟地说过些不合情理的坏话。所以光绪对瑾妃也是冷冷清清,在西安看不出对她有任何和颜悦色的表现。

“辛丑年回銮以后,为了掩盖老太后的残暴,为了缓和国内外的舆论,说珍妃担心自己受辱,在洋人进宫前,投井殉节,特命珍妃的娘家,下井打捞。按规矩,嫔妃的家属,根本不许进宫,除非嫔妃生孩子。平常家属要买通大太监,才能和嫔妃通消息,这也是太监们的一笔收入。现在让她家里人捞尸,这是天大的恩典。光绪帝自幼体弱多病,长期患有严重的遗精病,基本上丧失了性功能。所以,光绪帝很少召幸后宫佳丽。尤其是对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皇后,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光绪帝却对珍妃情有独钟。

珍妃不仅容貌俏丽,而且活泼动人,给死气沉沉的皇官增添了很多活力。她还不同于其他女子,不仅志趣广泛,而且谈吐不俗,识大体。接触越多,珍妃逐渐被光绪帝视为知音和感情上的依托,他越来越深爱珍妃。光绪帝把珍妃当成心爱的人、知心的人,尊敬她,信任她。不仅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把爱妃宣来,还一起谈论朝政,下棋读书,从天文地理聊到诗词歌赋。

皇后对珍妃十分不满,经常在慈禧太后面前说珍妃的坏话,说珍妃蛊惑皇上,干预朝政,等等。慈禧太后也不喜欢珍妃。之后,皇后又利用自己的权力多次欺负珍妃,这但并没有减弱光绪帝对珍妃的喜爱。为了泄愤,皇后更是频频地向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这么一来,慈禧太后对珍妃就愈加不满起来,或是下诏书斥责珍妃,或是暗地里对她出手,处处为难珍妃。

例如,年仅十几岁的珍妃十分喜欢照相,她把照相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她托人买来照相机,不拘姿势,任意装束地拍照,不仅在自己的寝官拍照,而且在皇帝的养心殿以及她经常去的其他地方拍。她还喜欢给别人照,教太监照相。据说珍妃暗中指使一个姓戴的太监在东华门外开设了一个照相馆。皇后知道后,便向慈禧告状,慈禧下令查封照相馆,打死戴姓太监。再如,按宫中规矩,妃子不能乘八人轿,只能坐四人轿。光绪帝曾特意赏给珍妃一乘八人轿。一次珍妃乘坐时,被慈禧知道了,慈禧大怒,命人当场将轿摔毁。启尸人下井之后,先捞出了一块脏兮兮生满了青苔的薄毯子,接着,珍妃的腰上系着绳索被从井底系了上来。珍妃全身腐烂,一张脸已经无法认出五官,身上挂着井底的淤泥,以及怪味刺鼻的苔藓。

光绪虽然没有到启尸现场,可是他也送来了祭品,而且在珍妃被安葬之后,他听太监讲完捞尸后的惨景,不由得肩头耸动,潸然泪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都呆呆地对两个人曾经住过的一床旧幔帐出神。自从珍妃去世后,光绪皇帝就再也没有碰过任何嫔妃,直到他36岁去世。

而且根据隆裕皇后的回忆,“珍妃为光绪怀过孕,后来因为慈禧杖责珍妃,导致孩子小产,所以珍妃后来就再也没有怀孕。”

周璇曾在《冷宫怨》中唱着感慨珍妃的身世——

君恩似海最难忘,瀛台有路空怅望,

说什么帝王家,说什么富贵场,

倒不如人间夫妇,落了个地久天长。

珍妃对皇官中的尔處我诈、钩心斗角极为反感。她也不曾向强大的保守势力屈服,仍旧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生活。她有思想,关心时局,经常与皇上谈论政事,在与光绪帝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光绪帝不是甘当傀儡的人,他也希望能够励精图治,治国安民,如今被慈禧压制,手中无权,因而郁郁不得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接受变法主张,试图维新政治,富国强兵。珍妃坚决支持皇帝变法,积极支持变法运动,为皇帝出谋献策,尤其在精神上给光绪帝以巨大的支持。忌妒珍妃的皇后趁机大肆传播谣言,惹得慈禧对珍妃怒火中烧。这一年9 月,慈禧发动政变,推翻了变法,捕杀了维新派人士,将光绪帝囚禁在南海的瀛台,同时也将坚决支持变法的珍妃打人了冷宫。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7 月21日,八国联军人侵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仓惶出逃,临行前,她命令太监崔玉贵对珍妃下毒手把她推到宁寿官外的井中害死。珍妃死时,年仅25 岁。珍妃之死给光绪帝造成极大的打击,悲苦至极的光绪布过着“囚帝”的生活,极度抑都,本不强壮的身体一落千丈,最终在悲痛中死于西苑。最终还是落难于封建的保守势力之手。

可是,痛下毒手的慈禧竟然又追珍妃为“珍贵妃”。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是慈禧心虚,害怕自己的恶事被载入史册,于是将珍妃打捞上来,加以厚葬。

本文作者:烟灰看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