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人生终点的吊命药方?野史趣闻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从御赐兰贵人开始,到1908年11月15日结束,长达56年的宫廷生涯,慈禧太后,挥洒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慈禧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一个特例,是她超人的个性、智慧,无与伦比的机智果敢造就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生。作为执政者,最得意时候自认为不仅女人做不到她这一步,男人同样做不到!咸丰在位时他就明显感觉这位皇帝夫君的能力在她之下,做太后之后,她又能将公认为咸丰兄弟中最有能力的恭亲王奕完全掌控。所以,慈禧虽然爱美、会享受生活,但绝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女人,她让光绪称她为“亲爸爸”,说明她虽在生活上做足女人工夫,但在政治上她要当一个男人,比男人还男人的强者。慈禧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她争的是自己的权力,从未替妇女争过什么权力,她只代表她自己,不代表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严格来说,她内心看不起女性同类,而且事实上她也发现,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够像她那样出类拔萃,绝对没有人能顶替她的角色。故而临终谕令“女人不得执政”,就是担心她愚蠢的同类盲目模仿她,把政治搞得一塌糊涂,最后归罪于她这个“始作俑者”。

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权利无比迷恋的女人,在人生最终弥留之际,万分不甘心放不下自己手上的权利,强令御医启用被宫廷秘方吊命整整三天之久,布置大量的严密的政治安排。即便最后大清还是亡了,人们不禁有了疑问——那么究竟是什么秘方,有如此效果呢?

这就不得不提,慈禧太后的几位御医——李卓立、庄守和、薛福辰、汪守正,而其中又以薛福辰医术为最。光绪六年,慈禧太后患重病,下诏遍征名医,薛福辰由李鸿章等保荐,治好了慈禧的血蛊症...而所谓的血蛊症,其实就是慈禧怀孕了,其他御医心知肚明却不敢明言,薛福辰不仅医术过人,为人更是精明过人。此时,薛福辰心想,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早已死了,怎能说她有喜呢?于是,他斟酌再三,编了一套说辞:“太后为国操劳,心力交瘁,气血阻滞,积于腹中,治宜行气通络,清瘀活血。气血一旦通顺,凤体自然会康健无恙。” 听了薛福辰这么一说,慈禧多日来的满脸愁云马上散去了一半,双眉也渐渐舒展开来。心中暗道:“这奴才不但有双回春妙手,还有一条如簧巧舌,不仅把病情讲的一清二楚,而且不显露丝毫山水。”此时,光绪自然不明就里,只见太后满脸喜色,便催薛福辰快快开方下药。 薛福辰一听,立马双膝跪地:“启禀皇上、太后,臣有个不情之请。薛家祖上曾传下规矩,凡为王公大臣诊病,一律只配药不留方。太后老佛爷当然例外,但药方也只能太后亲览。太后此病当用臣祖传秘方,待臣回去亲自配药煎熬,六六三十六个时辰之后再亲自奉上。”接着写了一张纸条亲自上前呈给慈禧太后。 薛福辰一席话正好说到了慈禧的心坎上,再看所开“药方”,更不由得暗自夸奖薛福辰的良苦用心,觉得他很会办事。不等光绪皇帝开口,慈禧就发了话:“准奏!跪安吧!”薛福辰随光绪退了出来,独自回馆驿为慈禧太后准备治病汤药。自此薛福辰深受慈禧宠爱,而他又对养生滋补十分精通,经常会为慈禧写一些滋补的方子,所以即便慈禧年岁已高,皮肤依旧保养得很好,而这些方子也随着薛福辰的离世,成为了永久的秘密。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病势沉重,进入弥留状态,御医们手忙脚乱,束手无策,而薛福辰已离世19年之久,御医们急的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只得死马当活马医,启动了薛福辰留在宫廷中给慈禧养生的方子,效果也是神奇的,垂危的慈禧硬生生被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了三天。这神奇的药方一直是很多人心里的谜题,直到50年以后,薛福辰的后人把药方公开:老米一两,人参五分,麦冬五钱,霍山米斛五钱,水煎温服。

还有最后一点特别有意思: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太阳落山的酉时,光绪皇帝崩逝于中南海瀛台之涵元殿,终年38岁;十多小时之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2时左右),慈禧太后逝世于中南海之仪鸾殿,终年74岁。24小时之内,皇太后和皇帝相继去世。 且管它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辈消遣,只待后人评说。
本文作者:士口叶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