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超级乱世——五代十国野史趣闻

2018-08-31 19:30:30

唐昭暄天祐四年,西元907年。超级大国唐朝终于走完了289年的统治生涯,紧接着我国迎来了历史上的超级乱世——五代十国。

多么强大的帝国,还是有尽头的那天

今天小编也讲一讲关于五代十国的一些趣事

首先,朱温真是淫贼吗?官场不倒翁冯道是忠还是奸?千古词帝李煜和乐不思蜀的刘禅谁更有人生智慧?一大群“官二代”为什么纷纷丢了江山身死族灭?……

  风云突变的五代,留下了多少历史悬案?

  其实,很早以前就想写写五代十国的那些人,以及他们做的事。因为这个特殊的时代,那些人特别牛,做的事也特别牛。这个时代的故事,比三国时候更精彩;这个时代的人,也比三国时代更特别;这个时代政权之间的关系,比三国时代更复杂。但是,夜郎历来胆小,生怕被砖头拍死,故迟迟不敢动笔。

  先是关于本书的体裁。说是历史吧,历史学家及其粉丝们会鼓足干劲以书为证找出无数漏洞拍来砖头;说是小说吧,文学家及其粉丝们会嗤之以鼻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说是故事吧,爱读故事的青少年朋友也不会袖手旁观放过这么个狂拍机会。哎,弄了半天,夜郎都迷糊了,倒觉得本书确乎像传说中的“四不像”了。

  不过,这是历史。

  真正的历史。

  我们读历史,最想知道的是真相。但是,时光已经湮没了历史事实,让后人永远蒙在鼓里。虽有史书记载,真相却永远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留下很多永远无法真正破解的历史悬案。野史自然是难以相信的;有正史可读,信度也高一些,然而夜郎读正史,仍然想当然地“发现”诸多疑点,觉得正史让人怀疑的太多太多。

  历史学家们的板砖来了!

  “你陷入了泥潭!”不是夜郎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而是正史确实漏洞百出。夜郎不怀疑一切,不打倒一切,却尊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包括史书,提倡用心读史、用脑读史。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史书中的记载,用客观规律去再现历史的真实,尽量更接近事实地了解历史。

  板砖又来了!“唯心主义史学观”!唯心也罢,唯物也罢,此书不是教科书,仅是一家之言,纵有万般不是,危害也微乎其微。

  再者,五代十国这一特殊时期,那些英雄们(其实更多人认为是奸雄或是枭雄)的所作所为,实在跟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正统思想相差太远,跟传统道德要求格格不入,跟我们赖以自豪的文化史大相径庭。如果“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是我们赖以装点门面的遮羞布,那么五代十国历史就是这块布上让人难以启齿的破洞。如果展示这段时期的史实,实在有诲淫诲盗之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父子相残,君臣相欺,兄弟相害。仁义尽失,纲常不存,道德沦丧,实实在在一本厚黑学教材。

  不过,这是历史。

  已经过去的历史。

  历史,我们不能否认,更不能篡改。这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人性多样化的那一面,人生复杂化的那一面。历史人物,不是高大全,也不是千人一面,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好奇心驱使着我们,想要真正地了解历史。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读过之后,想想。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这也很正常。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中国由此进入烽火连天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期,也是群雄并起的时期。

作为李唐的忠实守护者,晋王李克用与篡权灭唐的朱温不共戴天,但李克用有勇无谋,最终不敌朱温。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续与朱温对抗,朱温死后,李存勖接着与朱温的儿子们打,这一打就是十多年。

公元921年,为后梁末帝朱友贞龙德元年,但李存勖不承认后梁政权,依然坚持用唐昭宗的年号天?,也就是天?十八年。这一年二月,李存勖的盟友,镇州节度使、赵王王?被养子张文礼所杀,当时,李存勖正与后梁军队在德胜(今河南濮阳)一带对峙,虽想为王?报仇,但苦于难以抽身分兵。

张文礼追随王?多年,很清楚李存勖与王?的亲密关系,为求自保,他主动向李存勖称臣,李存勖见状,暂时忍下这口气,将张文礼置之不顾,继续与后梁对抗。

张文礼是个两面三刀之人,他一面利用缓兵之计稳住李存勖,一面又南通后梁,北结契丹,李存勖得知后很是愤怒,必欲杀掉张文礼而后快。

到了八月,此时,李存勖与后梁军队已经相峙半年之久,双方均没有再向前推进的意思。李存勖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决定出兵诛杀张文礼,解除后方祸患,然后再

战梁军。不料,这一军事计划被后梁探听到,后梁也想借李存勖兵发镇州这一空当,一举拿下德胜城,继而渡过黄河。这年十月,李存勖因事耽搁,尚未兵发镇州,

后梁大将戴思远已经迫不及待地率军杀过来了。

狼既然来了,就先放过兔子。李存勖迅速调动兵力与后梁军队展开战斗。关于这场非著名战役,史料几乎一笔带过,但《旧五代史》帝王本纪中各有零星记载。

笔者不嫌麻烦,把这些线索串联起来,且看:“天?十八年冬十月己未,梁将戴思远攻德胜北城,自以中军前进帝(李存勖)命李嗣源设

伏于戚城,令骑军挑战。梁军大至,帝御中军以御之。时李从珂伪为梁帜,奔入梁垒,斧其眺楼,持级而还。梁军愈恐,步兵渐至,李嗣源以铁骑三千乘之,梁军大败,俘斩二万计(卷二十九)。……庄宗(李存勖)命明宗(李嗣源)、存审为两翼以抗之,自以中军前进。……梁军退却,帝(李从珂)以十数骑杂梁军而退,至垒门大呼,斩首数级,斧其望橹而还(卷四十六)。……(石敬瑭)从明宗战梁人于德胜渡,败其将戴思远,杀二万余人”(卷七十五)。……(刘知远)初事唐明宗,列于麾下。明宗(李嗣源)与梁人对栅于德胜,时晋高祖(石敬瑭)为梁人所袭,马甲连革断,帝(刘知远)辍骑以授之,取断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后”(卷九十九)。

意思是说,龙德元年(921年),也就是天?十八年十月,后梁大将戴思远率大军进犯德胜城,李存勖自领中军,派遣大将李嗣源、符存审为左右两翼,迎战来

敌。李嗣源在部将石敬瑭的协助下,干掉二万敌军。李从珂带领数十骑军伪装后混在敌军,到敌军军营前开始大呼杀敌,敌军大乱,除杀了不少敌军外,还砍断了敌

军的?望台。此战中,石敬瑭虽英勇杀敌,但他坐骑的披甲被敌军砍断,时在其麾下的小校刘知远连忙把石敬瑭扶上自己的坐骑,为其断后。

从历史记载

看,这场突然间爆发的战役,双方打得都很勇猛,有很多精彩之处。李存勖一方,临敌不乱,阵型严密,将士发威,还派出了一支尖刀队,使后梁军队大败。其实,

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在这支部队中,提到了六个人,他们分别是李存勖、李嗣源、符审存、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这六人,除符存审三年后病死外,其余五位

均当了皇帝,而且是三个朝代,其中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分别为后唐庄宗、明宗、末帝,石敬瑭为后晋高祖,刘知远为后汉高祖。这究竟是一支神马部队,竟然诞生了五位皇帝!当年,五位“皇帝”并肩杀敌,堪称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71]

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绘画方面,不论南方北方都有独到之处。

不良人也是以五代十国为背景的,其中精彩,其实历史书上更精彩。

本文作者:东东说历史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