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辽代篇(三)野史趣闻

2018-08-20 07:00:28

除了玉组佩外,辽代单件的玉佩饰也别有情趣,一是装饰题材来源于生活,二是器物造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青玉双鹅针筒,以双鹅交颈为型,中间掏空,两侧各有一穿绳的小孔,这种器形在其他辽墓中也有出土,它是为适应游牧民族生活物品随身携带,而专门设计制作的,今天先生就接着和您聊历代玉器的那些事儿,让我们共同感悟器之美、玉之魂。

白玉竹节盒更为精美,以优质的白玉琢制成圆筒盒形,上端为盖,两侧以金链穿系,链下端饰蓝色玻璃坠,并包叶状金片,此器造型设计巧妙、独具匠心,特别是盒体规矩严谨、琢制精细,代表了辽代玉器的最高水平,其用途可能是辽代贵族妇女盛装胭脂之类的化妆品盒子。陈国公主墓出土的三件系链水晶杯,筒形平底,口有鎏金银盖,盖顶有一环钮,杯口两侧有对称的小孔,孔内系金链,可供系挂,出土时位于公主腰部两侧,应属于公主的腰间佩戴之物。辽代玉器在吸收了唐宋玉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创新,尤其是肖生玉器的雕琢,很有特色,契丹人不仅热爱大自然,而且在玉器的创作中还多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主。除了陈国公主墓组佩中系挂的蛇等用于避邪的器物外,还有同墓出土的白玉交颈鸿雁玉坠、螺形玉坠、双鱼坠等,玉质优良、情趣盎然,极富本民族的艺术特色。

玉质器皿一直是历代帝王贵族的高贵用具,目前所见的辽代玉器皿主要为各种形式的杯碗类作品,其造型风格显然受到唐宋玉器的影响,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皿均在辽宁阜新市,其中辽塔地宫出土的白玉莲花纹杯,杯体较薄,表面的花纹装饰丰满粗放,上半部分为阴刻曲线的水波纹,下半部隐起宽大的莲瓣纹,整个器形宛如一朵润泽的出水芙蓉,应是仿唐代金银器而作。此外,辽国公主墓出土的玉砚、玛瑙碗等,也不失为辽代玉质器皿的代表作品,生动的反映了北方草原文化,人与自然的那种友好相处的生活场景。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让大家对辽代玉佩饰和玉器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天我们将继续分享有关辽代佛教玉器的话题。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煮酒、烹茶、论玉,咱们聊的是情怀,悟的是人间正道,玉器清赏,如是我闻。三

本文作者:青籽世家中国风(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