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仲,商朝真有其人么?野史趣闻
殷商太师闻仲辅两朝君主,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纣王亦敬重和害怕。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闻仲长期远征北海之时纣王无人管束,回朝后曾力陈十策,怒打奸臣费仲、尤浑,要求纣王改过自新,重塑朝纲,不料东海战事又起,闻太师再次领兵征讨,朝政愈加败坏。由于纣王残暴,激起武王伐纣,闻仲为保殷商,兵伐西岐,对阵姜尚,众截教道友纷纷相助。战于绝龙岭,死于云中子奉敕所炼通天神火柱。
闻仲者,能远能近,'金刚护体',他刀枪不入。非天仙,乃地仙一流,金木水火土遁变化,黑麒麟须臾千里,执雌雄双鞭,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为商朝太师。金灵圣母门中,闻太师辅两朝君主,
新版封神榜里的闻仲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截教中颇有人缘,纣王亦敬重。
'话说闻太师雌雄双鞭,甚是利害,祭起空中,如有风雷之声;子牙如何敌得住,甚难招架。被闻太师祭起雄鞭,飞在空中,此鞭原是两条蛟龙,化成双鞭,按阴阳分二气,那鞭在空中打将下来,正中子牙肩臂,翻鞍落骑。'
'闻太师正战之际,又把雌雄鞭起在空中;子牙打神鞭,乃玉虚宫元始所赐,此鞭有二十六节,一节上有四道符印,打八部正神,闻太师鞭往下打,子牙鞭往上迎,鞭打鞭,把闻太师雌雄鞭一打两断,落在尘埃。闻太师大叫一声:'好姜尚,怎敢坏吾法宝,吾与你势不两立?'子牙复祭打神鞭起去。闻太师难逃这一鞭之祸,一声响,把闻太师打下骑来。'
历史考证
闻仲是《封神演义》里面虚构的人物,还是商朝的真实人物呢?
闻太师中国历史没有记载此人,历史上商纣时期的太师并不姓闻,也就是说闻太师的历史原形可能并不存在。
关于闻仲这个人物,任何正史都没有记载(当然,东周以前可被称为'正史'的史书也少),在《封神演义》问世以前,汉族民间所流传的戏曲小说中也似乎没有过这个人物的出现。试想在《封神》中如此一个鞠躬尽瘁,赤胆忠心的重臣如果真有原形的话,怎么可能不被世人所大加追捧?中国帝制社会讲究的是忠君爱国,'忠君'甚至在'爱国'的前面,如果确有其人,帝王阶级又怎可能不大力鼓吹,塑造典型呢?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纣王昏庸,没有哪个后来的君主愿意把臣下比作闻仲而间接的把自己比作纣王。但是汉族民间是不可能不对其的'忠义'不加赞赏的。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强势的儒家思想讲究的就是'忠''义'。所以虽然闻仲有点'助纣为虐'的意思,但对于他的'忠义',不可能没人赞赏,也不可能在后世的史书(正史也好,野史也罢)中没有记载的。
闻太师征西
在《封神》里有些角色是有历史原形的,如武王、姜尚、黄飞虎等。有的人的历史原形虽有但并非商纣时期的人,比如说李靖。封神里的李靖的历史原形是唐朝名将李靖。但闻仲这个人物多数人认为是没有原形的,纯粹的杜撰,可也有人说他的原形有可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文仲。当然这已经不可考证了,毕竟我们不能起古人于地下,问清楚闻仲这个人物到底是不是有原形,但其人并非商纣时期的真实人物(至少不是当时的太师,也不是名人),应该可以肯定。
衍生故事
《闻太师西征》
黄飞虎反商归周以后,商纣王大怒,命太师闻仲率兵西征。闻太师姓闻名仲,是商朝的托孤大
闻太师西征臣,德高望重,对商朝忠心耿耿,还拥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闻仲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所以纣王也对他畏惧三分。闻太师为人耿直正派,又有一身本事,无奈保了昏君纣王逆天行事,最终在劫难逃。他虽不断受妲己申公豹之流的挑拨陷害,受纣王刁难也对纣王忠心不二,可谓愚忠。闻仲先命晁田、晁雷二将领兵攻西岐,二将败降;又命大将张桂芳领兵前往,经过多次大战,张桂芳及其助战的诸妖道俱在战斗中身亡;闻仲又先后命老将鲁雄及魔家四将领兵前往,也被西岐打败,先后在战争中身亡;闻仲无奈,只好自提大兵前往西岐,与周决战,助纣为恶到底。
所以,闻仲可能在商朝时期没有这个人,或许连原型都没有!电视剧看多了。嘿嘿!
本文作者:读世界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