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机营兴衰始末 上 初建便是巅峰野史趣闻

2018-08-17 15:00:38

古代战争的攻城战在火器出现之前,往往利用以杠杆原理制成的抛石机为主要毁伤工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汉字‘炮’的意思就是抛石机。时间到了隋朝,开始出现了由硝石、硫磺和木炭组成的早期的火药雏形,但是由于配比的关系,威力并不是很够用。直到唐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炼丹时人们发现将硝石、硫磺和木炭以特定比率混合后很容易被引燃,并且伴随剧烈燃烧及爆炸,第一次威力足够军事应用的黑火药出现了。说到这里要先辟个谣,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是,‘我们发明了火药却只把它用来制造鞭炮’,这是不对的。因为史载第一次将火药应用于实战是在唐哀宗天祐四年(即公元907年),而现在我们熟悉的纸制鞭炮是在北宋时期才出现的,中间相差有几百年哪。

不过早期的火药武器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要知道现在冷不防谁往我们身边扔个火柴炮什么的还要吓一跳。更何况古代那个时候,对方手里拿着个什么东西,很响还能喷火冒烟,乖乖,那得多吓人。除此之外早期的火器并不比弓弩好用多少,但就是这样我们的先辈们还是敏锐的觉察到了火器的发展潜力。所以在火器的研制与战法应用上一直都处于领先世界的位置,直到明中期才稍稍落后,但很快就又赶上,基本上处于持平状态。但是随着那个什么‘满万不可敌’的入住中原,这一切全都成为了泡影,发明了火药的民族最终被火药给教训了上百年。

经过宋、元两代的不断发展,火器已经具备大规模实战应用的条件。我们古代的第一个火器应用巅峰可以说就是在永乐时期,准确的说就是从朱棣在京师组建专门操持火器的神机营开始,到土木堡之后结束。本文就通过对一些史料的梳理去还原大明神机营的兴衰始末。

源起

当明太祖朱元璋刚起步还在努力奋战的时候,有一个叫焦玉的人,向朱元璋进献了一种管型火器的制造方法,由此朱元璋开始给自己的军队配备火器。由于当时的火器施放起来很麻烦,导致射速很慢并且杀伤力还不如我们当时普遍使用的曲背弓,所以尽管大家都装备的有大口径的铳炮,但真正将小口径的手铳成规模装备部队的只有朱元璋。朱元璋手下也有几个比较擅长使用火器的将领如邓愈、郭英、沐英等。在著名的洪都攻防战中,陈友谅军已经把洪都城的城墙轰塌了个大口子,就等着攻进城了。可是就在陈军摸近城墙缺口时,一时间火光烟雾大起,声如响雷。陈军就看着朱元璋军一个个手中拿着个会冒烟的铁棍子,自己身边的人就一个个倒了下去。这还了得,没见面,也没见着羽箭遮天,自己人就一个个倒了下去,这仗没法打了,赶紧跑。朱元璋军守住了洪都,也守住最终的胜利。到了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最后的老巢平江时,仅徐达军一个攻击方向就布置了大小火铳三百六十位。

在朱元璋建国后,火器更是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在洪武十三年规定明军中使用火器的士兵占比达百分之十。洪武十四年,明军征讨元朝留在云南的残余势力的时候,沐英已经发明了类似后来‘三段击’的战术。为了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深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改进了射击方式。沐英把少量火枪手和弓箭手步兵混编,摆出前后三队火枪手、弓箭手。大象临近时,第一队火枪手、神箭手猛烈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如果象阵不退,第二队再射;仍不退,第三队跟上。明军火枪、弓箭齐发。大象因受伤、受惊反而践踏己方军队,因此明军得以获得胜利。

在此后的靖难之战中朱棣更是吃够了火器的苦,在面对李景隆时就被武定侯郭英埋下的‘地雷’炸的差一点回不了家。之后盛庸更是充分利用各种手铳、火炮给予朱棣精锐骑兵以重大杀伤。所以在取得皇位后,朱棣格外重视火器的发展,生怕再在这个方面吃亏。这里说明一点,在明代开始用铁铸炮之前。对待火器不论口径大小一律称为火铳,在洪武十年开始铸造铁制大口径火铳后,才将大口径火铳称为炮。

初建便是巅峰

在明史中记载朱棣设立神机营只是简单的一句‘征交阯,得火器法,立营肄习。’这个‘火器法’是什么意思?是战法还是新式火器?要知道明军中一直都有火器的应用,并且也有不少善于使用火器的将领,朱棣不可能不清楚,为什么直到征交趾,得火器法,才最终决定建立神机营。在一番查询才在沈德符《野获编》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文皇帝平交趾,即用伪相黎澄为工部官,专司督造,尽得其传’。又据《国朝典故》载,‘澄善制枪,为朝廷创制神枪’。这才明白了,原来得火器法,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在搜索神机营资料时基本都是引用上边《明史》中简单的一句话,关于这个火器法具体是什么特此说明一下。

另外关于神机营的确切城里时间尚有疑问,《明史.职官志》中记载‘京营,永乐二十二年置三大营’。但同样是《明史.谭广传》中记载,‘永乐九年,领神机营,从北征’。这又说明至少在永乐九年以前神机营已经成军,并且具有战斗力可以作战。一支部队并不是人数齐就可以参战,而是需要武器、被服、粮饷、训练等等才行。结合永乐平交趾的时间为永乐五年,然后用黎澄造火器。据查到的普遍记载神机营的编制为五千人(存疑,下文具体说),火铳36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400杆、野战跑160位。既然是由黎澄制造神枪才开始组建神机营,那么推断这些武器应该是重新打造的。再结合《成祖实录》中的记载‘永乐八年六月,命安远伯柳升以神机锐当先’,可以初步判断神机营的成军时间应当在永乐七年左右。(精力有限只能到这一步了)关于神机营的人数,我认为普遍的记载‘五千人’并不准确。原因吗有三:一是在神机营中还编有一个五千下营,是得到谭广的五千匹马而设立的;二是土木堡之变后居庸关守将上报在土木堡拾到遗弃军械有神枪一万一千把、神铳六百多位;宣府总兵上报拾到神铳两万两千多把;三是在嘉靖时重建三大营,有一个记载就是说在山东、河南等地募军四万充实到神枢、神机营中。据此我认为五千人只是神机营下属的中军、左右哨、左右掖的各自编制人数,加上五千下营,神机营的总人数当在三万人左右。

神机营在建立后,最为辉煌的时刻便是跟随朱棣北征。史载朱棣对三大营的战阵布置方法是:‘大驾征行,则大营居中,五军分驻,步内骑外,骑外为神机,神机外为长围,’。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面对蒙古骑兵冲击时,先以神机营在最外侧开枪、放炮以打乱地方密集队形,减弱庞大骑兵的冲击力。然后再用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冲锋跟敌人对砍,最后再由步兵上前对被击落马下的敌人补刀以及攻击被己方骑兵冲散的敌军骑兵。在这个连环打击下来,面对朱棣率领的三大营,强悍的蒙古骑兵只在史料中留下了‘大败之、又击败之、复大败之的结果’。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朱瞻基的带领下,三大营出征顺利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竟然成为这支部队最后的辉煌。

再好的武器,在精锐的士兵,只有在最正确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出最强大的战斗力。

本文作者:战歌仰望星空(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