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为何拼命也要消灭高句丽,不是因穷兵黩武是一定灭掉野史趣闻

2018-08-17 15:00:39

今天小编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历史事件的自己的见解。相信熟读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隋唐两个朝代都多次出兵征讨高句丽。当时中国这边有许多小国,为什么隋棠两个朝代偏偏对高句丽情有独钟呢?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回到隋唐两代这段历史,来看看到底为什么隋唐两代对高句丽屡次征兵呢?

隋文帝时期国家富强,国内相对于隋炀帝时期来说稳定,没有那么多的事,这个时候隋文帝应该把精力放到治理国家稳定社稷上面,然而隋文帝却多次征兵讨伐高句丽,虽然最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撤兵。但是历史上确实多次出兵。

隋炀帝杨广为了讨伐高句丽也曾多次动用大量民夫,大规模的征讨。要知道当时隋朝国家内部是十分混乱的,起义的民兵就像春天的竹笋一样到处冒头。按理说隋炀帝这个时候应该集中兵力镇压起义,而不是劳民伤财的征集劳役,出兵高句丽。这样只会让国内更加的混乱,得不偿失。身为一名皇帝,难道隋炀帝不明白这问题吗?答案肯定不是的,那么到底为什么让他对高句丽如此执着呢?

如果说隋朝是因为皇帝穷兵黩武才去出兵征讨高句丽的,那么唐朝呢的几位皇帝也是多次出兵讨伐高句丽,唐朝的皇帝并不是穷兵黩武的人,反而都很贤明。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跟隋朝一样攻打高句丽。

唐太宗就曾多次亲自带兵攻打高句丽,攻破城池,掠夺众多的劳役财务。而唐高宗也是多派大将薛仁贵出兵征讨高句丽,并且将高句丽周边小国都灭掉。将高句丽灭国之后,把其国内的民众都赶往了琉球等边远地区。并且在高句丽地区设立“安东都护府”以用来管理高句丽地区。

其实熟读历史,研究过中国周边小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难了解到,隋唐两朝多次出兵征讨高句丽的原因了,其实并不是因为两个朝代的皇帝穷兵黩武,也不是什么很复杂的原因。

对高句丽这个国家历史有所研究的朋友们都知道。早在三国时期,高句丽这个小国家便多次与曹魏争锋作战,虽然每次都被打败。当时中国国内群雄割据,动荡不安,国内交战频繁,无暇顾及周边的小国家。这个时候高句丽作为东方强国,国家发现迅速,国力强盛。当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超过身边其他国家之后,便这挡不住他们的野心了。

高句丽趁着中原大乱的时候,四处出击,攻打他身边的其他小国家,以非常迅速的速度扩张。他们不在满足于屈居一角,野心迅速扩大,想要更大的领土面积。

在高句丽最鼎盛的时候甚至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辽东半岛地区,在中国境内建立城池,对中国形成极大的威胁。面对这个国力强盛,军事能力也极强的国家,隋唐两朝肯定不会放任他们崛起,所以才会出兵,征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历史上高句丽这个国家,特别的不讲信用,身为中国的附属国,两面三刀,多次背叛中国,而且多次明确的与隋唐两个朝代作战,所以隋唐两朝才会多次出兵讨伐高句丽。在中国国内没有动乱,安定的时候,高句丽这个小国家简直不值一提,最终没能逃过被灭国的命运。

不知道朋友们是怎么看待高句丽这个小国家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见解。

本文作者:玲玲天下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