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发现的一块石碑,记录突厥人对唐朝的控诉,揭示我们所误解野史趣闻
说到游牧民族大多数人会想到,蒙古草原匈奴、突厥、契丹,东北地区的东胡、溪、女真。今天泳哥说说唐朝时期的著名游牧民族——突厥。突厥于552年完成统一,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之后的突厥汗国一直壮大,对中原的统治造成了威胁,自隋唐开始两国就不断发起了战争。唐初为平定中原,只能通过献礼与和亲安抚突厥可汗,忍辱负重。
直至624年,唐朝平定四方,开始了对突厥的反击战争。随着玄武门之变、定襄袭击战等战争,唐朝获得一系列战争的胜利,消灭了突厥,对其控制西域,保障丝绸之路起了积极的作用,并消除了边境的威胁,也使得其他国家在了解到唐朝实力后纷纷归附,同时促进汉族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交汇交流。
但史书上突厥对隋唐的影响史书上的记载也不是很多。直到一百来年前,俄国学者在蒙古进行考察,他们在呼舒柴达木湖畔发现了一块饱经风霜的石碑,碑上四面铭文,除了三面突厥文外,还有一面铭刻的是汉字。这是一块记述后突厥汗国创立者毗(pí )伽(qié)可(kè)汗(hán)与其弟阙特勤事迹的碑铭。也就是《阙特勤碑》。
汉文内容为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可汗阙特勤的悼文。《阙特勤碑》碑圭首上镌刻'故阙特勤之碑'楷书汉字,碑文为唐玄宗御制御书,字体为隶书,十四行,行卅六字,工整而法度森严。在碑文中,唐玄宗首先追述了唐与突厥历代的友好关系,强调唐玄宗认突厥可汗为儿子后,双方呈现了和平。
但有部分碑文展现对唐朝的控诉,《真实反映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短暂和平时期的诡谲关系。有一段摘选如下:汉族人阴险狡猾,卑鄙的谋划了一场突厥内部的分裂,突厥国在他们的谋算中走向覆灭,突厥人拥戴的可汗也被赶下政权。原来的贵族成了汉族人的奴隶,曾经的贵妇沦为汉族人的侍女。突厥人不得不听命于汉族皇帝,并被其统治长达60年。
总的来说,突厥对汉人敌意都显而易见,在他们眼中,唐王朝是洪水猛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可怕至极。李世民肯定也想不到自己对突厥的看法,和突厥对汉人的看法完全不同。真是令人唏嘘不已。俄国人发现一块石碑,记录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们知道的不一样!
本文作者:静宸心语(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