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明朝飞鱼服野史趣闻

2018-08-14 22:30:30

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官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穿着飞鱼服。本为元代曳撒质孙服,为宴会所用。在明代发展为官服主要是太监和东厂的锦衣卫头领所穿。它们不在当时的官服制度之内,而是属于皇上赏赐的赐服,等级非常的高。

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的袍服,飞鱼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种海鱼,而是一种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的虚构形象。明中期公务员制服的视觉识别体系缺少把控,有的人专门把飞鱼服穿得像蟒袍,于是朝廷严厉控制了百八年,至明末奢华之风又起,逐渐背离了中期简洁大方的审美。明代的锦衣卫就有两个特征:手持绣春刀,身穿飞鱼服。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能够穿飞鱼服,能穿飞鱼服的基本上都是锦衣卫军官,至于将军、校尉和力士,则是根本都不够资格穿的。此外飞鱼的图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则,可以带翅膀,也可以不带翅膀;飞鱼的图案可以做成胸前的补子,也可以做成过肩的通肩袍;可以用在圆领衫、直身亦或是道袍上,也可以用在贴里、曳撒等其他的服装上。所以说当时的明代人也不太容易分清楚这些区别,虽说我们前文说到历代的明朝皇帝对此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往往由于皇帝自己也是胡乱赏赐,从而导致情况是越来越乱。

本文作者:小伙看世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