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来来,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听,大臣听完当场昏倒野史趣闻
朱元璋带领一帮淮西子弟,历经万难建立明朝,他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对治理江山的理解却非常独到。他把明朝比喻成建房子,百姓们是每一块砖坯,而官员们则是檩木框架,如果框架不行,房子就会漏风雨或者坍塌。所以,他非常重视官员们的素质建设,特别在廉政方面,下了许多功夫。朱元璋曾经给百官讲了一个故事,有位大臣听完后当场吓昏,此人名叫王兴福,官至吏部尚书。

王兴福早年是常遇春的手下,虽然打仗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记忆力超群,第二是事无巨细,做事情非常细心。常遇春打仗勇往无前,但是对于文书之类的东西,却非常头疼,自从有了王兴福,常遇春简直如获大赦。有一次,常遇春攻打九华山的时候,王兴福受伤很重,他仍旧坚持为常遇春写军报给朱元璋,他如此敬业,让身边的将士们都非常感动。

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启了第一次的廉政教育,在京的从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得来奉天殿前'听课',这个主意是朱元璋亲自想出来的,通过集中教育,希望百官能够勤政爱民、积极响应政令。朱元璋率先'开讲',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发生在朱元璋刚刚加入义军,被郭子兴重用。孙德崖(另一个义军领袖)和郭子兴一直关系不对付,两股义军经常争抢地盘。孙德崖手下有一个将领,养了10只恶犬,平时凶狠无比,时常到百姓家偷吃东西,周围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朱元璋当时年轻,嫉恶如仇,有一次有百姓的儿子被这些恶狗咬伤,朱元璋悄悄带着部下胡大海,二人潜入孙德崖营中。胡大海此人不仅有勇有谋,而且箭法出众,他们潜伏在高地,连发5箭,射死了5只恶犬。但因为来的太急,箭壶中的箭不够了。朱元璋觉得,这些恶狗贪婪无比,不能放过另外5只,二人趁着夜色,回家取了箭,又潜了回去,把另外5只犬也射死了。

朱元璋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他不会放过一只恶犬,就像不会放过一个贪官一样。谁知道,故事刚讲完,吏部尚书王兴福就昏了过去,众人赶紧施救,才把他救醒。王兴福醒后,立即跪倒在地,哭着承认自己是个贪官。因为昨天晚上,他的弟弟打着他吏部尚书的名号,收了一个财主的贿赂,他让弟弟退回去,弟弟却离家出走了。

王兴福其实是一个正直的官员,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让他担任吏部要职。他如此承认错误,朱元璋当时为了以儆效尤,下令将他的官职剥夺,贬到杭州知府。但后来,经刘伯温等人的劝谏,朱元璋觉得王兴福并没有贪腐的本意,也主动交代了问题,于是下令将行贿的财主抄家,把王兴福又调了回来。

朱元璋为了使官员不贪,他除了让官员集中'上课',还发明了许多治理贪官的办法,例如'剥皮揎草'等。明初洪武之治,让经济很快复苏过来,朱元璋对百官的有效治理,功不可没。

本文作者:博史通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