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南的历史也是世界的历史野史趣闻
在摄影领域,玛格南(Magnum)是当之无愧的最高殿堂,被誉为“世界的眼睛”。去年,玛格南迎来成立70周年,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庆祝活动,并与国际城区影像节(IUIF)携手启动“玛格南在中国”合作计划,在影像节摄影单元中带来一系列活动。
国际城区影像节,“我与玛格南 ” 安德里娅·侯泽尔讲座现场
2017年9月5日上午,作为影像节活动之一,第二场“我与玛格南”讲座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玛格南全球展览总监、资深图片编辑安德里娅·侯泽尔(Andrea Holzherr)专程从巴黎飞抵深圳,亲身解读玛格南70年辉煌背后的故事,并与著名纪实摄影师杨延康深度对话。
玛格南的历史
也是世界的历史
国际城区影像节2014年创立于深圳,由大乾艺术机构发起和主办,由深圳福田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2017年国际城区影像节继续以“我是他者”为主题,带来主题单元、公众单元、摄影单元。
安德里娅·侯泽尔参观“罗伯特·卡帕影像回顾展”
此前,作为摄影单元的活动之一,“聚焦与失焦-罗伯特•卡帕影像回顾展”已于8月14日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开幕,是国内首次完整回顾玛格南核心创始人、 “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专题大展,本次讲座正是展览的同期活动。在讲座中,安德里娅回顾了玛格南自1947年在纽约成立以来的历史。
玛格南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摄影师共同拥有和经营的摄影合作机构,名字源于罗伯特·卡帕所喜爱的香槟酒。玛格南让摄影师们获得了完全独立地进行创作的自由,从拍摄主题和时间的选择,到作品编辑权和版权的归属,都由摄影师说了算。这也正是玛格南能够区别于其他摄影经纪机构,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根基所在。
©️Marc Riboud | Magnum Photos
早期的玛格南以新闻和人文纪实摄影为主,二战后至今,玛格南摄影师前往世界各地记录下了几乎所有剧变的瞬间,但他们并不为了歌颂英雄,而是为了反映普通人的苦难。
从以色列的独立建国、铁幕下的苏联,到古巴革命战争、美国的反越战游行、海湾战争、柏林墙的倒塌,再到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玛格南摄影师如同世界的眼睛记录下一切,如史蒂夫·麦柯里(Steve McCurry)、艾略特·厄韦特(Elliott Erwitt)、马克·吕布(Marc Riboud)等。因此,回顾玛格南的历史,就如同回顾二战后的世界史。
包容与创新
玛格南就是摄影
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对摄影的认知逐渐从客观记录转向主观创作。玛格南摄影师们开始更多地把精力倾注在个人项目的创作上,作品也开始更多地以图书和展览的形式呈现,不少摄影师把工作委托发展成个人项目并取得了成功,如苏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拍摄的《尼加拉瓜》,获得了包括罗伯特·卡帕金奖在内的众多荣誉。1982年,玛格南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画廊,一方面向公众呈现摄影艺术的面貌,一方面帮助摄影师进入艺术市场。
©️Martin Parr | Magnum Photos
1988年,英国摄影师马丁·帕尔(Martin Parr)在争议声中成为玛格南提名会员,他的彩色照片以对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生活的讽刺性创作闻名。有人认为,他的加入意味着玛格南的消亡,而另一种声音则恰恰相反,将其视为玛格南向更多当代摄影作品开放的好机会。
事实证明,极具包容性的玛格南开启了新的时代,马丁·帕尔于1994年成为正式会员,并于2014年当选为玛格南主席。此前偏向于人文纪实风格的玛格南,也逐渐变得更生活化和幽默,彩色照片的创作也更多。
©️Chien-Chi Chang | Magnum Photos
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数十位玛格南摄影师以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出各自眼中的现实,这些创作更为生活化和个人化,有别于著名的玛格南创始会员之一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决定性瞬间”,探索了摄影作为创作载体的种种可能。例如,玛格南唯一一位华裔摄影师张乾琦(Chien-Chi Chang)拍摄的精神病患者肖像集《锁链》,以及美国摄影师吉姆·戈德堡(Jim Goldberg)关注欧洲新移民的作品《开放的海》(Open Sea)——他拍摄采访了大量新移民,并邀请他们在照片上直接涂画。
2010年,玛格南基金会正式成立,以更好地保护、梳理玛格南庞大的作品和资料库,并为年轻摄影师提供创作上的支持。2017年,玛格南迎来成立70周年,于5月底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推出“玛格南宣言”(Magnum Manifesto)特展,全面回顾玛格南的历史和经典作品。
“人们总是会问,玛格南是什么?我认为,玛格南就是摄影。” 在讲座的最后,安德里娅总结说。
安德里娅×杨延康
精彩对谈
讲座后,安德里娅与杨延康老师深度对谈,并接受了观众的提问。我们以问答形式整理出了其中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回答者为安德里娅。
国际城区影像节,“我与玛格南 ”讲座现场
问:成为玛格南摄影师有什么标准?玛格南是否有特别青睐的创作风格?
答:对于玛格南摄影师来说有两点是最为关键的。首先是摄影师必须“做自己”,拥有独特的风格和视觉表达方式。其次是摄影师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和观看世界,并对摄影的探索永远抱有热情。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玛格南风格’,因为玛格南在寻找的永远是善于创新的摄影师、不一样的视角。只有这样,玛格南才能继续走下去。
问:玛格南如何进行管理和经营?
答:玛格南由摄影师们共同拥有,在全球拥有4个独立的办公室,分别为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每年摄影师们会安排一周时间召开会员大会,讨论拍摄选题和风格、运营方式、财政状况等问题。同时每两年会投票选出新一任的主席。
拍摄是玛格南一切工作的开始。玛格南摄影师自由选择创作的主题和方式,玛格南则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支持。经过摄影师挑选、编辑好的作品送到玛格南后,会通过4个办公室提供给媒体,资料部门也会进行保存。
之后,文化部门可能会根据作品编辑出版物、组织展览,开发明信片等衍生品,或者面向藏家出售作品。我们也有教育部门,会开展摄影工作坊等教育项目。
在整个过程中,确保作品的版权是其中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摄影师的权益,并提供维持摄影师开展个人项目的资金。
问:玛格南在历史上曾多次面临经营危机,是如何坚守下来的?
答:在早期,报纸、杂志等媒体平台是玛格南最大的收入来源。如今,玛格南已经把摄影师的作品推向艺术市场,同时也通过举办工作坊、开发衍生品等方式维持运作。
问:玛格南如何看待PS等图片后期处理手段?
答:PS是一个危险的工具,但这取决于我们使用它的方式。摄影师可以用它来提升照片的图像质量,而不是改变照片的内容,早在PS出现之前摄影师同样会这么做。这能让真实的画面变得更好,也能提升打印和输出的质量。
问:手机摄影师能进入玛格南吗?
答:手机是一个很方便的工具,很多手机软件还可以通过滤镜功能给照片加上看起来很美的视觉效果。事实上,绝大部分玛格南摄影师也拥有手机,会用它拍照。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永远不是器材或者任何外在的东西造就了一位摄影师。例如会用电脑打字不代表就是作家,会拍照也不意味着就是优秀的摄影师,内在的创作水平和能力才是关键,也就是——如何用照片讲好一个故事。
本文作者:大乾艺术机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