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洛城~野史趣闻
如果把洛阳城比作一座历史博物馆,纵横八达的大街则是汉唐的气魄,而遍布五区的小巷则是两宋文意。若把洛城比作一位绰约仙子,长街是她的修骨,而小巷是她的眉彩。大街广场是洛阳的现代徽章,流光溢彩;而小巷呢?小巷是洛城的韵味,是洛阳的底片。大街繁华,小巷幽永;广场喧嚣,小巷闲静。大街是富贵的牡丹,小巷乃隐逸的菊兰。广场是高调的盛节开幕,而小巷是隐栖的山水田园。小巷或古或陋,但藏着洛阳的精气神,小巷或长或短,却飘升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小巷,虽今不见了袅袅炊烟,不闻了鸡鸣桑间,但生活的五光十色,生命的离合悲欢却在日升月落,花开雪飞中一直表达着现在进行时。小巷虽小,却有连按古今的本领,小巷似陋,却有箪食壶浆的颜乐本色。我喜欢日新月异的大街,喜欢它现代的新潮,但我更心悦幽永的小巷,欣赏她的古质苍苍,四季风光。

东风袅袅泛崇光,小巷门前对联红。当春光烂漫,牡丹若狂之时,你缓步于小巷,这里虽无摩肩接踵的观花盛宴,但有墙下数枝花的惊喜,也有绿竹几竿,红联一幅的适雅之趣。尽管春节已远,但你的视线内仍会有这般吉祥的祝福:春夏秋冬行好运,东南西北遇贵人。红红的纸,乌乌的墨,端端的体,祝你吉星高照。春节的文化韵味仍被保鲜在一处处的幽僻深巷。及至初夏降临,小巷的绿荫象水墨画般点散开来,女贞一排,绿叶静穆;石榴倚墙,榴花照眼,有的古巷深处,青槐入云,绿荫高永,巷内阳光灿烂,荫下三五寿星。至于秋高艳阳,月光如水,三五之夜,小星在东,巷内会听到蟋蟀鸣叫,二胡弦音。雪花飘飘,小巷风疾,风雪交织,小巷会有学生入家门,美团急匆匆。一夜过后,巷衔洁白,人起扫雪。雪后放晴,此时你若光顾小巷,会看到家家房檐下的长长冰凌,会听到冰凌化水自上而下急促而又匀速的浅唱低吟。你的目光会被牵引到那棵高大的白杨,杨枝干虬,残雪尚留,麻雀群栖,遇人惊飞。一年四季不同,小巷风光隨时变换,变换的是景,不变的是蕴藏其中的美。

小巷除有四季之美外,更有古都的千年风霜,历史的画卷在这里掩藏。我曾不只一次次走过夹马营八孔窑的偏僻小巷,而今鳞次栉比的民居将小巷演绎成一付普通平凡的平民居住区,一脸现代的红砖小层楼,令人光临无奇亦无异。但就是在这条而今平凡的小巷里,一千多年前,却迎来了两位不平凡的生命诞生,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据说赵匡胤出生时,有祥瑞盈庭,红光满室,是古人心目中的“圣人”降世,因此,巜水浒传》开篇就写下这样一段话:甲马营中生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宋挥玉斧,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于是从这条小巷里走出了被毛主席点赞的宋祖和在历史以好学而著称,手不释卷的皇帝宋太宗,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人心目中的真龙天子,由这条小巷出了两位皇帝,至今当地的老人把这条巷叫双龙巷,又因宋祖出生时红光满天,犹如火烧,当地人还把这条街巷叫做火街。前几年,附近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宣称自己的房子建在了龙脉之地。小巷的龙脉连接了古今,打通了商业,成为精明开发商手中的一张文化牌。小巷幽幽,遍布东城,一段老墙,斑驳苔锈,几块古砖,岁月悠悠。董宣祠前,古树枝虬;阮籍故居,深臧巷后。一个巷,一段历史;一堵墙,写下成语典故。附近的洛川街,尚有洛神的美与愁。小巷,是古都的胎记,是今朝洛阳的一方美的印章。
本文作者:木光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