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什么要签订二十一条野史趣闻

2018-11-29 18:00:26

提到袁世凯,二十一条是不得不提的,而正因为二十一条,袁世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说闲话总是容易的,甚至官方史书还宣称袁世凯出卖主权为的是取得日本支持,为了让他登上皇帝宝座做准备。

诚然,袁世凯不是善男信女,他也确实要当皇帝,但是明目张胆的卖国,袁世凯其实还是不敢的。所有的政客都想在历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没有人愿意在死后被人骂为国贼洋奴,当然,这对于老派投机分子袁世凯也是一样的。所以,即便袁世凯要当皇帝,也没有必要用这么大的代价来换取日本的支持,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答应日本就意味着开罪其余列强,而孤立自己,把自己和一个根本并不太靠得住的日本绑一块儿,这是精明的袁世凯所不愿意的。

事实上,袁世凯并没有答应二十一条的所有条件,而是拒绝了对主权损害最大的第五条,当然,官方史书总是致力于让老百姓相信袁世凯是全盘答应了二十一条,打擦边球是意识操纵中的重要学问。如果袁世凯真的是要以卖国来换取日本支持,为什么他还要拒绝日本的部分要求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袁世凯并不想卖国,他签订这个条约实在是迫不得已。

大家知道袁世凯签这个条约是在1915年,而1914年欧洲爆发了一战,原本在中国领土上吆东喝西的欧洲豪强都回家互相掐架去了,无暇顾及远东局势。此时的日本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试图趁着这当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权益。于是就出现了日本拿着二十一条来要挟袁世凯的事,日本人说了,如果袁世凯不同意,那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日本人敢那么狂,当然是掐准了袁世凯的七寸,因为其余诸强忙于战事无暇他顾,所以袁世凯此时是孤立的,真要干架,袁世凯绝对不是日本对手。更关键的是他的老对手可是跟日本关系匪浅,创建同盟会就是在日本,在反清过程中也得到了日本的支持,所以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联合日本驱逐袁世凯的想法。

所以,袁世凯的情况是腹背受敌,而且果真和日本闹将起来自己将面对的是两个敌人,胜负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这是一盘注定会输的棋,不管袁世凯选择前进还是后退,他都是输家,前进是毫无疑问的惨败,而后退就将背负千古骂名。但是袁世凯没有选择不落子的权力,即便是这种情况,袁世凯也只能选择一种输法,而袁世凯选择的是后一种输法。

评价一个人要两分,评价袁世凯更是如此。袁世凯确实难称伟大,一生也做过很多错事,在政治上也确实投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袁世凯一辈子就只干错事。我们反对将任何的政治人物脸谱化,因为每一个政治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很少有人会是十足的混蛋,也没有人愿意背负着千古骂名进棺材。政客最要紧的是什么?不是生前有多风光,而是后世人物如何评价。

袁世凯当然也是如此。他做了很多错事,但这些错事对他而言都是有必要的。比如出卖光绪帝——这是为了保存实力,比如谋杀宋教仁——这是为了巩固权力,但是只有接受二十一条的部分条款对他而言毫无必要,即便没有日本的支持,他也照样称帝,没有理由上赶着去献媚。

这对袁世凯来说是种无奈,但他还是尽力争取让损失少一些,就跟当年的李鸿章一样,尽管袁世凯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强势人物,但是对于日本这样远强于自己的对手,袁世凯也只能窝囊一回。

袁世凯并不能永垂不朽,万古流芳,但是对于他所做的,对于他在二十一条上的立场,后世的我们还是必须要有客观一点的评价,也算是我们对于一辈子很少做正确的事情的袁世凯的一点慰藉。

本文作者:老王在喀什(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