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商鞅变法给闹的野史趣闻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跟他先辈的积累关系巨大,而他先辈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强大起来,跟商鞅变法又密不可分。
可以说是商鞅变法让秦国走向了富强。
虽说变法是成功的,但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的问题,结果造成了百姓的不满,国内矛盾开始日益加深,为后来秦朝的灭亡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当年,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维护统治,从秦昭襄王开始就赦免罪人,比如公元前286年、前281年、前280年、前279年,都赦免过。后来秦孝文王在前250年也赦免过罪人,秦庄襄王在前249年同样也大赦天下,修先王功臣,布惠于民。
一边采用严刑峻法,另外一边又法外开恩,这种一张一弛的政策,使得秦国在强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后来秦始皇的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秦始皇灭了六国后是怎样的呢?他并没有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采取了高压专制,以满足其好大喜功的欲望。无论是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还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建万里长城,求仙访道,巡游全国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没有哪件不是通过严刑峻法、劳民伤财来实现的。
如此一来,社会矛盾就开始激化了。
秦始皇是个心狠手辣、不讲情面之人,无论是仲父吕不韦还是生母赵太后,他都没有放过,就连长子扶苏他也不肯宽宥。
另外秦始皇还是位铁杆的法学思想信仰者,他只认法制刑罚,认为法度既然能够强秦,自然也能够用来驭民。于是乎,当时百姓只要一人犯法,必罪及三族,一家触禁,邻里连坐。
当时的秦朝牢狱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全国的囚徒上百万计,秦朝整个就是一特大号的监狱。为了能够把这些囚徒利用起来,秦始皇又命他们去建造自己的骊山陵墓,去建造阿房宫,对他们进行双重的压迫。
秦始皇在位37年,没有过一次施恩布德,没有过一次大赦天下。
继位之后的秦二世胡亥,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各种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变本加厉,使得百姓陷入了更加难熬的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加速了大秦帝国的灭亡。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900个罪人赶赴渔阳,结果到了大泽乡时下大雨,道路不通,耽误了时间。按理说这种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时间延误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秦朝的律法规定“失期,法皆斩”。
走投无路下的陈胜、吴广最终不得不揭竿而起,揭开了反秦的大幕。
试想下,秦始皇、秦二世登基之时,能够大赦天下,能给有罪之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给他们一次希望,相信秦朝也不会这么快就亡国。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天下苦秦久矣”。
后来陈胜的起义大军一路攻打到了距离咸阳不足百里之地,胡亥的属下章邯建议其赦免骊山的囚徒,让他们拿起武器去对付起义军,胡亥同意了。
于是就有了史书上记载的“二世乃大赦天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赦天下。可惜的是,晚了。
此时反秦势力已经成了气候,他们对秦朝的暴政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最终在刘邦和项羽的夹击之下,秦朝覆灭。
鉴于秦朝亡国的教训,刘邦建立大汉后,两次大赦罪人,三次大赦天下,赢得了民心,也为汉朝两百多年的辉煌起了个良好的开头。
本文作者:古历小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