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能装的皇帝,傻了36年,曾被太监扔进粪坑,一朝夺权,肃清四方,人称‘小太宗’野史趣闻
他是扮猪食老虎的最成功的典型,他骗的全天下的人都相信他是傻子,包括他的侄儿唐敬宗和唐文宗。他就是:李忱。史称小太宗。
唐朝中期之后,宦官当政,藩镇割据,中央权威大大下降,碰到弱势的皇帝,中央完全就成了各方的角力场地,皇帝成了一个体现木偶。
在这样一个宫廷氛围中,聪明人注定活不长的,即使能活下去也很难掌握权力,尽管你是皇帝嫡亲,但是没什么用,反而成了一种累赘。
唐宣宗李忱,原名是李怡,是唐宪宗的儿子,唐敬和文宗的叔叔。李忱出身不好,是他的皇帝老爹宪宗的一次酒驾,推倒了一名宫女,然后才有了的他。母亲地位低下,没有子凭母贵的先决条件,自然而言就在宫廷混的不好,但这当时也恰恰是他的一种优势,即存在感低。他从波谲云诡的宫廷中活了下来。活着即是最大的资本。
后来唐武宗病危,宦官马元贽为了能继续执掌朝政觉的自己需要立一个‘听话’的皇帝,遍关武宗朝,皇子死的死,就藩的就藩,根本找不到人,只能往上面找,于是就进入了马元贽得眼。后来马元贽力排众议,立了李忱为‘皇太叔’。
不过唐宣宗即位后的行为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并没有想刚开始的之前的皇帝那样急于拿回权利,他的安抚工作做得相当好的,后来经过雷霆一击,拿下宰相李德裕拿下,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牛李党争,限制宦官权利﹝仅有的两只禁卫护军都在太监手中﹞,对朝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度扭转了唐朝衰败的局面。
事到如今,人们明白,李忱是装疯卖傻几十年,是最高境界的成功,胸有沟壑。等到一日翻身,他便一飞冲天。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对内废除党锢之争,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之一。宣宗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是唐朝继武宗朝少有的中兴之相。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小太宗’和‘太宗皇帝’一样因长期服用仙丹,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为后人留下一段新版勾践‘卧薪尝胆’的趣事,再度证明活着才是最大的本钱。站得越高,越会迷住双眼。
本文作者:史谈人生(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