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为何被称为小太宗野史趣闻
2018-11-21 08:31:00
唐宣宗原名为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以皇太叔的身份即位的皇帝。
他在历史上虽有“中兴圣主”之美誉,但幼年时并不起眼,宫中的人多认为其愚笨不堪,只有唐穆宗曾赞扬他为“吾家之英物”。多年来,他耳闻目睹宫廷内外的多次变故,一直谨言慎行,甚至在公共场合一直很少开口说话。
在唐武宗弥留之际,在神策军中尉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们的支持下,他在柩前即位后,改名为李忱。此后,宣宗为人处事与先前判若两人,处理政务无不妥帖,人们方知他这些年一直在韬光隐晦。
鉴于前朝高官人数太滥的弊端,宣宗对高官的人数予以限制。而且,对于那些鱼肉百姓、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无论职位高低,背景如何,一经发现,宣宗则马上予以严惩,从而扭转了朝中的风气。他经常召集大臣们谈论政事,探讨有关治国的经验。
他记性极好,处理政事十分细致。一次,度支使上报污损的布帛,在奏章中将“渍”误写成“清”,有个官员认为此事无关紧要就擅自在上面做了涂改后上报给宣宗,宣宗发现后以擅自窜改官文为由将其贬斥。
他在临朝听政的过程中,礼遇大臣,从未表现出倦容,在批阅大臣的奏章前都会洗手焚香。
宣宗酷爱读书,曾专门设置一间偏殿作为读书之处,有时一进去就是一夜。他在读书之余,经常召见翰林学士,与他们长谈不倦。
宣宗以唐太宗为榜样,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励精图治,从谏如流,惠爱民物,时人称其为“小太宗”。
更多新奇好玩的历史故事,添加微信公众号:jkys769(营养健康养身) ,聚焦世界历史趣事。
本文作者:勃然奋励(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