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最被忽略的一群人,受到皇帝们厚待,现在还在仍财大气粗野史趣闻

2018-11-21 09:00:41

在清代,提到满清入关的功臣,就不能不说的一类人,那就是晋商。而作为晋商的代表人物,范永斗也同样是毁誉参半。

据史料统计,在清代,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故有“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的说法,切实称得上'富可敌国'。为什么清朝在入关晋商会发展到如此的规模呢?

其实在早在满洲人入关前,以范永斗为代表人物的山西商人,便经常往返于关内关外。在明朝腐败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关头,山西商人依靠特有的灵敏嗅觉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正常的贸易之外,暗中为满族人输送均需物资,提供管内情报,搞起了政治买卖。

可以说,是他们在满清最虚弱即将破产时的时候,为满族输送了无数的粮草铁器,整个辽西重兵集团的资料,人数,武器仓储情况都是晋商同满族人交换抢来的金银的筹码,可以说晋商是毁掉大明的重大因素之一。

满清入关后,顺治皇帝也没有忘记晋商为满族入主中原建下的功劳,重重地封赏他们,这就是所谓的“八大皇商”。

此后,范永斗等人便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到范永斗孙辈之时,甚至还被清廷赐予二品官服,范氏为皇商兼获高官,名噪一时。

然而到了晚清,庚子国变,晋商在北京的财富多被洗劫一空。而十月革命,晋商在俄罗斯的生意也全部被布尔什维克共产。作为清朝后期的“中央银行”,国家的衰落,势必导致晋商的衰落。

时至今日,提到明末清初的晋商,有人认为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依旧走私粮食军需,给后金提供情报,最后在清朝赢得皇商地位,是汉奸行为。也有人认为晋商为此后的数百年康乾盛世打下基础。

至于晋商究竟忠奸如何,那自然也需列位见仁见智了。

本文作者:史心可法(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