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领袖还是杀人魔王?带你了解不一样的黄巢野史趣闻
2018-11-16 18:01:16
说起黄巢起义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的历史书中黄巢是以正面形象示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另一面的黄巢。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又兼有诗才,黄巢五岁的时候便可以吟诗作赋。黄巢成年后屡屡参加科举但没有结果,随后黄巢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公元874年,天下战事不断,关东发生了大旱,王仙芝揭竿而起,黄巢随后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参加了起义军。在河南境内,起义军人数很快就达到了数万之众,他们很快占领了几座大城市,随后起义军将目标定为郑州,将郑州围攻了数月而未果,接下来他们面临着粮草短缺的问题,黄巢却想出杀人充粮的主意。在≤ 新唐书≥ 记载到“郢复二州,所过焚剽,生人喰尽”,这三句的意思就是起义军路过这两个州县后活人基本都被吃完了。后来王仙芝在黄梅兵败中身亡,而黄巢称帝当了皇上。

当初黄巢科举屡试不第之后还做了首诗叫做≤菊花≥,这首诗这样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黄巢称帝后面对长安的百姓举起了屠刀,将城中八万多男子砍了头,血洗了长安城。
在公元883年四月,黄巢被赶出长安城。而黄巢攻打陈州的时候又因缺乏粮草而开始吃人,而黄巢更是亲自发明了“舂磨砦”,就是把洗干净的人肉用舂碾磨成肉酱,然后放在罐子里腌制。在他的军队包围陈州的一年里,还攻打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州抢人充当军粮,据史书的粗略统计有近300万人落入黄巢军队的虎口。

在我们历史书中记载的黄巢是农民革命的领袖,他在推翻封建统治具有进步意思,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但大家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了黄巢的另一面后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本文作者:神奇小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