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大军下潭州野史趣闻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唐朝进入了它的后期。庞大的唐帝国矛盾重重,危机深重,不可逆挽地走上了崩溃的道路。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由于在全国的地位日益重要,也迅速地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赋役沉重,民不聊生,政治日趋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安史之乱以后,湖南已成为唐王朝的八大财赋地区之一。到唐后期负担更为繁重,除两税和盐、茶、酒税之外,又有大量的苛捐杂税。特别是唐王朝连年用兵,养兵之费更为繁浩。据记载,元和年间湖南等八道“户百四十四万……兵食于官者八十三万……通以二户养一兵。”1其时,潭州户口15444户,即须养兵7千余人。咸通二年 (861),“林邑蛮寇安南府”,唐懿宗派禁军和湖南、江西诸道兵前往镇压。数万人马取道长沙,溯湘江而上,沿途百姓被迫供应粮草,并被强行派役为之运输,“动多差配,凋伤转甚”。沉重的赋税、兵费和劳役已经使长沙人民苦不堪言,但一班地方官员还不顾百姓死活,又大行刻剥之能事,以献媚于皇帝和权臣。唐文宗开成元年 (836),湖南观察使卢周仁为博得皇帝的欢心,以“羡余”名义进献钱2万贯、杂物8万段。这时,唐文宗登基不久,大概为表现他的“爱民”之心,下诏“不受,还之,使贷贫下户征税”。恬不知耻的卢周仁以为意思不够,一个月后又进钱10万贯。
由于吏治腐败、水利失修,唐朝后期,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水、旱连连,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打开《旧唐书》唐宪宗以后的穆宗、敬宗、文宗、宣宗四朝《本纪》,这些专记一朝大事的篇章中就赫然载记着:
穆宗长庆四年(824),“苏、常、潭、郴等七州水,伤稼”。
敬宗宝历元年(825),“潭、湖南等州旱灾,伤稼”。
文宗太和四年(830),“京畿……湖南等道大水,害稼”。
宣宗大中五年(851),“湖南大饥”。
短短20多年,发生于长沙、湖南的大水、大旱、大饥即有4次之多。文字虽然极为简略,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一个个悲惨的场景:洪水冲没了庄稼,烈日晒枯了禾苗,贫苦的农民拖儿带女,流落他乡,苦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
唐代后期,湖南的骄兵悍将势力也再度兴起。他们盘踞于长沙,拥兵自重,耀武扬威,动辄兴兵作乱,使湖南政局动荡不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 五月,湖南都将石载顺借口湖南观察使韩琮“待将士不以礼”,率军哗变,杀死禁卫观察使署的将官都押牙王桂直,将韩琮驱逐出境。唐僖宗乾符五年 (878)三月,长沙再次发生兵变,都将高杰又将观察使崔瑾驱逐。湖南道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潭州几乎成了纠纠武夫们的天下。
此时的湖南,苛政横行,兵乱迭起,饥谨遍地,就连唐僖宗李儇也为之哀叹:“湖湘荆汉,耕织屡空,盗贼留驻,人户逃亡,伤夷最甚。”2人民再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被迫揭竿而起,举行反抗。作为唐朝在湖南的统治中心长沙,由于唐军重兵驻守,没能发生大的农民反抗斗争,但它周围的岳州、衡州、邵州、郴州、永州、道州等地,早已烽火遍地,长沙已处于农民斗争风暴的包围之中。特别是席卷全国的唐末王仙芝、黄巢反唐政府军,一度攻占长沙。
乾符元年 (874)年底,淄州(今河南范县南)人王仙芝领导几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举行反唐武装斗争。同年夏,冤句(今山东荷泽西南)人黄巢聚众数干响应。一场震撼唐王朝的农民武装反唐斗争于是爆发,队伍迅速壮大,在王仙芝、黄巢领导下,攻城略地,转战千里。
乾符五年 (878),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兵败被杀,部将王重隐率领—部分队伍渡过长江,进入江西,一举攻占洪州(今江西南昌),然后西进湖南,占领岳州和朗州(今常德),又围攻潭州,因湖南观察使崔瑾集兵拒守,未克而去。这次王仙芝反唐武装余部虽然未能占领潭州,但挫伤了唐朝在湖南的军事力量,为后来黄巢大军攻打潭州之役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王仙芝战死以后,黄巢成为反唐武装统帅,称冲天大将军。不久,黄巢采取“避实击虚”战术,率领10余万大军,渡过长江,长驱作战,先后进入江西、浙西、福建,攻入岭南。乾符六年 (878)四月,黄巢大军攻克岭南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广州,俘获唐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随后又分兵西取桂州(今广西桂林),控制了岭南大部分地区。
广州既失,岭北湖南地区危急。唐朝廷惊恐万状。急忙以宰相王铎为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招讨都统,驻江陵;又任命唐名将李晟的后裔李系为行营招讨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率精兵5万和当地地主武装“土团”镇守潭州,以“塞岭北之路,拒黄巢”。一时,江陵、潭州“两屯烽驿相望”,重兵密布,处于紧急状态。
黄巢军占领广州之时,正值盛夏,瘟疫流行,将士因不服水土,多被染病,经过一段休整,决定举行北伐,以图大计。黄巢称“义军百万都统”,发布檄文,揭露唐朝宦官专权、官吏贪暴、纲纪败坏、科举失才等弊政,提出了“禁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的政治主张。
乾符六年(879) 十月,黄巢大军从岭南分乘数千只竹木大筏,乘湘江暴涨,顺流而下,连克永州、衡州。 l1月8日,直抵潭州城下。此时,潭州城内早已慌作一团。李系虽为名将之后,但“有口才而无勇略”,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当天,黄巢大军发起猛攻,占领州城,全歼守敌,李系狼狈逃往朗州。据《新唐书·黄巢传》载,其时,潭州城外的湘江,敌尸浮满江面,顺流而下,可见其场面之激烈。潭州的攻克,使唐朝江陵重镇顿失依托,其所建立的战略防御体系顷刻瓦解。王铎闻讯,慌忙北逃襄阳。随后,黄巢大军继续北上,占领江陵。
黄巢大军进军湖南,攻克长沙,沉重打击了唐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在湖湘大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中和六年 (884)黄巢反唐斗争失败以后,还有一支号称“浪荡军”的义军余部约7000多人,在黄巢之侄黄浩的带领下,又进入湖南,坚持反唐斗争。天复(901—902)初年,“浪荡军”攻入长沙地区,占领浏阳县城,后又进击湘阴,不幸遭湘阴豪强地主邓进思伏击,黄浩被杀,斗争失败。
1 文献通考卷二十三国用一
2 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唐纪六十九﹒

本文作者:饶晗(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