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阅兵,明朝阵势最大,哪个朝代最花哨哪个朝代最像时装秀呢?野史趣闻

2018-11-14 12:31:28

个朝代的阅兵从规模、形式、组织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具有特点的,说来阅兵作为展示国威军威的一种重要方式。古代政治家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呢,在我们国家有很长的阅兵历史和传统。今天主要跟各位讲讲啊,古代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几次阅兵仪式。早在3000年前周武王,为了试探伐商的时机否已经成熟,就在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没想到前来参加的诸侯大约有800多家,周武王就带大家进行了誓师仪式这也是武王伐纣前的一次灭商预演,据说那一天那场面真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可把周武王高兴坏啦。

后来呢?秦王朝朝加强中央集权,更加重视军事训练和检阅,虽然目前没有留下文献资料,但是秦始皇兵马俑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来西安旅游一定要去看看这世界第八大奇迹,你会不由的发出赞叹,真的特别壮观。不过你要是十一期间你去参观的话壮观的可能是观看的人群,所以建议大家错峰参观。

其实古代最大规模的阅兵,发生在唐玄宗时期,句说了有20万人参加李隆基举行这次阅兵,除了向外界展示自家的军事实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震慑朝廷内外潜在的政治对手,树立自己的威信。这其实是有故事的,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继位之后,随即就发动了先天政变,处死了太平公主剪除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可以说从前一刻开始唐朝的政局结束了长期混乱不堪的局面,逐步趋于稳定,可实际上那时候宫中仍然是暗流涌动啊!为了震慑政敌,于是李隆基在公元713年调动人马,集结于骊山脚下举行了阅兵活动,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而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

刚才说了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0万人,就说,锦旗林立50余里,就这一条问题就来了,头一次组织,这么大规模的阅兵仪式从上到下都没有经验这可咋整,没辙,糊弄呗,于是呀就稀里糊涂的开始了检阅仪式,李隆基一看这场面,军容不整不说,军纪更是乱的一塌糊涂,显

然阅兵仪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李隆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啊,直接就处理了两个指挥官,一个杀了头,一个被流了放,这次阅兵虽然人数众多,但确实组织得不是很成功,

但明朝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却曾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阅兵,怎么个震惊法呢,永乐十九年三月,此时正在游览我大好河山,目睹我富庶繁华的20多个中西亚国家,人数多达600人的外国使团接到了通知,说朱棣先生啊,要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的狩猎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说是狩猎其实就是在这些老外在这些面前啊,嘚瑟嘚瑟,此次狩猎活动在北京周边的怀来正式开始,共调军队是10万多人。

朱棣呢精心挑选了明朝武军营,三千营,还有神机营等精锐部队,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一定对这些部队啊耳熟能详。这些部队可都是虎狼狼之师啊!这些部队相继表演了明军的骑兵包抄,步兵出击,步骑和继等军事科目,根据史料记载描述这一次阅兵仪式,那是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聚集。

尤其神机营的火枪操作展示了威武炮火,龙枪,什么是龙枪呢?其实就是骑兵专用的火枪,还有一窝蜂,什么是一窝蜂什么呢?实际上就是火焰喷射器等等诸多高科技武器真的是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眼花缭乱的武器!这次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啊,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效果怎么样呢?

阅兵结束之后呀,朱棣在土木堡的行军营里接见了各国使节,之前铁木尔国的使臣,见了朱棣根本不下跪,这次啊见了大世面的铁木尔国

使臣带头下跪磕头,更是奉承说啊这次铁木尔进献的名马,正是当年铁木尔国国王父亲生前南征北战专用的御用坐骑,专门来赠送给朱棣的,这是为了表达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可以说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真的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各国的官吏使节见识到了明朝军威之声也了解了明朝,愿意和各国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其中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延续到了明末。

如果说,明朝的阅兵是最有科技感的,那么清朝的阅兵,那就更像一场时装秀了啊在清代的皇帝当中,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是最有名的,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身着戎春亲临南苑检阅八旗军。八旗军的将士分别着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礼服分阵排列,是号角高扬,军旗立猎

这个清代宫廷画家金昆所会的八旗阅阵图就向是人展示了一副场面宏大,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

好简单总结一下一次成功的阅兵。而实质上是一种成功的政治仪式,因而,阅兵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感荣光,最感振奋,最为神圣的庄严,祝我们国家繁荣昌盛。

本文作者:小李约您聊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