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汗国有哪几个野史趣闻
元朝是世界上将与最辽阔的国家,除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政权外,还有额外的四大汗国,这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元朝四大汗国:钦察汗国是俄罗斯的前身
丰满而美丽的伏尔加河用她那流之不尽的乳汁哺育了富庶的俄罗斯草原,这就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因这里原名“钦察草原”,所以被称为“钦察汗国”;又因术赤的汗帐远望金光闪烁,故又名“金帐汗国”。汗国都城设在今伏尔加河岸边的萨莱。

术赤早死,他的长子斡尔达及其后裔分到了今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大片领土,形成了钦察汗国之内的白帐汗国,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东钦察汗国”。汗国的第十一汗托克塔米失与帖木儿先联合后决裂,被强悍的帖木儿击败。二十年后,东钦察汗国化为乌有。
术赤的幼子昔班分到了南乌拉尔一带,在那里建立了蓝帐汗国,但他和大哥一样,都以二哥拔都的金帐汗国为宗主。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昔班的后裔--少年英雄阿不海率部南下中亚击败了帖木儿的子孙,并将自己的国家定名为“乌兹别克”,这也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起源。
术赤的次子拔都则继承了父亲封地的管辖权。事实上,拔都的领土多是自己率军西征的成果。拔都于元太宗九年(1237)奉窝阔台之命领兵西征,基辅罗斯所有的草原、耕地、内海、城堡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元乃马真后元年(1242)春天,蒙古大军回到遥远的中国奔丧,只有拔都留下来享受胜利果实。此后二百四十年,基辅罗斯各个公国的男男女女,只要见到蒙古人,必须望尘拜倒。谁敢违抗,就被立即砍头。
金帐汗国的统治者们并不热心于建立一个真正的国家,他们所关心的只是任命一些小公国的王子替他们征税、收粮草和珠宝,自己则住在南方的帐篷里酒池肉林、寻欢作乐,仅此而已。
这时,一个小公国赢得了蒙古可汗的好感,它叫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东部的森林中。它在公元1147年初创时不过是一个大村庄,甚至所有家犬都互相熟悉。当时,它隶属于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蒙古人摧毁了苏兹达尔公国后,它得以升格为公国。
这个小公国的国王懦弱得很,蒙古人打完他的左脸,他会主动把右脸递上去。特别是第二任王公尤里向金帐汗国乌兹别克汗大肆行贿,从特维尔公国王公米哈依手中抢到了“弗拉基米尔及全俄罗斯大公”这块流油的骨头,补了替汗国收取各属国税赋的肥缺。正是这个狐假虎威的家伙逐渐湮没了曾经和自己并驾齐驱的公国,一步步成长为金帐汗的噩梦。
后来,一个自称成吉思汗后裔的突厥人帖木儿带领军队摧毁了萨莱,致使金帐汗国由盛转衰,相继分裂出喀山、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等小汗国。拳头伸展开来成了五指。从此,钦察汗国的威慑力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莫斯科公国这颗璀璨的明星却在冉冉升起。伊凡二世时期,莫斯科就拒绝缴税了。
这无异于仆人打了主人的耳光,于是双方开战。就在公元1380年,东方的明朝在击退蒙古人的同时,西方的莫斯科公国也战胜了传说中不可战胜的蒙古军队,一个不朽的神话开始破碎。
伊凡三世上台后,蒙古人的噩梦进一步延续。伊凡三世在公元1473年娶了东罗马帝国的索菲亚公主后,越发变得霸道和独裁,并有理由宣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他选用君士坦丁堡代表东西罗马帝国的盾形纹章--著名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国徽,还在宫廷里套用从前拜占庭的礼仪,把自己当做世界上仅存的第三罗马帝国的领袖。
这件事情对于名义上的主人--蒙古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于是金帐汗阿合马于公元1479年联合立陶宛进攻昔日的收税人莫斯科。时值天寒粮缺,加上立陶宛失约未至,阿合马无奈地从俄罗斯边境撤退,奥卡河战役令人沮丧地流产,俄罗斯从此摆脱了蒙古人二百年的统治。
金帐汗国真正的噩梦来自一个叫伊凡大公伊凡四世,他的母亲是金帐汗的后裔叶莲娜。的青年人。公元1547年,年仅16岁的伊凡宣布亲政并正式自称“沙皇”(“恺撒”的俄语发音)。于是,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国”。他英明能干、雄心勃勃、意志坚强且冷酷无情,他曾经用手杖打死了自己的太子,得了“雷帝”和“可怕的伊凡”的外号,但他是后来的彼得一世也处死了反对改革的太子。斯大林处死了自己的妻子。和普京爱好摔跤和柔道。的偶像。
沙皇俄国反过来进攻钦察汗国范围内弱小的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的失必儿汗国相继成为俄国附庸。
渐渐地,伊凡发现仅靠强权是压服不了被征服者的,尤其是像克里米亚鞑靼汗国那样的硬骨头。当时,俄罗斯朝廷里有三分之一的贵族有着蒙古血统。能否利用朝廷内部的蒙古人对抗外来的蒙古人,特别是强大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呢?伊凡四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一天,伊凡四世突然宣布放弃一切权力,拥立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西米欧·毕库拉图维奇为王,自己甘愿当一名贵族。
国王易主的消息震惊了世界,更折服了蠢蠢欲动的蒙古人,于是俄罗斯人成功地与蒙古势力结成了盟友。第二年,西米欧放弃王位(肯定在伊凡四世的计划中),伊凡四世重登宝座。通过这场奇妙的转换,伊凡四世成为名副其实的蒙古继任者。
之后,俄罗斯帝国的皇帝在西方称为“沙皇”,在东方却被称为“察合汗”(蒙古语,白人可汗之意)。俄罗斯人利用蒙古帝国的影响力,“理直气壮”地将领土扩展到钦察汗国统治过的所有地方。#p#分页标题#e#
公元1581年,俄国组织840名哥萨克重刑犯人东征西伯利亚有人认为西伯利亚原名“锡伯利亚”、“鲜卑利亚”,即锡伯人的地区、鲜卑人的地区。这伙全副武装的亡命徒翻过乌拉尔山脉,从水路攻进西伯利亚汗国,用长枪和火炮向手持弓箭和大刀的西伯利亚土著射击,双目失明的古楚汗绝望地投降,西伯利亚汗国被踏在脚下。之后,他们边进攻边修筑要塞,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向太平洋沿岸的进军。
公元1656年,一个受俄国人雇用的丹麦航海家白令沿着渺无人烟的北冰洋海岸线来到了亚洲与美洲分界处的海峡。俄国人获准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海峡,即“白令海峡”。
公元1783年,硬骨头的克里米亚鞑靼汗国被征服。
从此,俄罗斯的土地从欧洲伸展到了亚洲远东。当夜晚降临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列宁格勒时,太平洋沿线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天正破晓。无怪乎有人惊叹:“这不是一个国家,简直就是一个世界。”
至此,俄罗斯人几乎全盘继承了钦察汗国的疆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钦察汗国奠定的基础,作为欧洲国家的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很难,也没有“理由”延伸到辽远的亚洲远东。
只是,蒙古人权力的花朵在俄罗斯开放得最艳丽,也凋零得最惨烈。元朝四大汗国:西域的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的次子。
察合台汗国的地盘并不大。成吉思汗征服新疆周围地区后,将西辽旧地和畏兀儿故地封给了察合台,中心在今伊犁北部的阿力麻里。
对于习惯征服的蒙古人来说,征服完别人就要征服兄弟了。公元14世纪初,察合台后汗笃哇与窝阔台后汗察八儿之间为疆域问题发生冲突,从祖上就一直结盟的元朝铁穆耳派遣军队与察合台一起夹击察八儿,窝阔台汗国被并入了察合台汗国版图。

问题还是出在继承人身上。笃哇魂归西天前宣布小儿子为继承人,可大儿子如何摆布呢?于是弟弟怯伯将汗位让给了哥哥也先不花,但后来又在亲信的挑唆下宣布复位,将都城从阿力麻里迁到撒马尔罕。
一个庙里住着两个和尚,还各念各的经。一心发展农业的怯伯与坚持游牧传统的也先不花发生了争执,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也先不花为东部汗,统治区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怯伯为西部汗,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兄弟分家三年穷,何况一个汗国了。察合台汗国出现两个头目后,衰落就开始了。
西察合台汗国在公元1370年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所灭。公元1500年,术赤之子昔班的后裔率领乌兹别克游牧部落赶跑了帖木儿的后人,在西察合台故地上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
在乌兹别克汗国建立的同时,以今新疆吉木萨尔以北破城子(又称“别失八里”“别失”为五,“八里”为城,意思是五城合一。)和伊宁市(又称“亦力把里”)为中心的东察合台汗国也于公元1514年被阿黑麻汗三子赛依德创建的叶尔羌汗国所取代。
元朝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昙花一现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在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的乃蛮故地上。汗国的国都在今新疆额敏县以东的也速里城。
窝阔台的儿子贵由死后,蒙古大汗之位从窝阔台系转到了拖雷系。从此,窝阔台汗国与大汗国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窝阔台之孙海都曾经组织起一个中亚蒙古宗王的联盟,对抗忽必烈及其继承人的统治。忽必烈被迫与海都进行了长时间而且是高代价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在中原节节胜利的忽必烈在中亚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挫折,他不得不承认海都对中亚的实际统治。
雄心万丈的忽必烈一死,窝阔台后汗海都便与察合台后汗笃哇联合发动了对元朝的战争,他们一度将控制区延伸到畏兀儿地区,并不时踏上蒙古本土。
窝阔台汗国的灾难出现在海都死后。海都那个无能的儿子察八儿竟然与同盟者察合台后汗笃哇发生了领土纠纷,因而遭到了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合谋暗算。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秋,当窝阔台军团与察合台军团激战正酣时,海山率领的元军突然出现在窝阔台军团背后,腹背受敌的窝阔台军团顿时崩溃,察八儿无奈地向笃哇请降。
为掩人耳目,察八儿不懂事的弟弟养吉察儿被笃哇立为傀儡汗。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眼看大事不妙的察八儿逃奔元朝,被封为汝宁王。第二年,窝阔台傀儡汗被笃哇之子废掉,窝阔台汗国在蒙古汗国中率先谢幕。
元朝四大汗国:波斯高原的伊儿汗国
蒙哥在汗位巩固之后,开始筹划西征。
元宪宗二年(1252),怯的不花作为先锋率12000人先行出征。第二年,蒙哥向五弟旭烈兀发出了“从阿姆河西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的嘱托。从此,旭烈兀率主力西渡阿姆河,永远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蒙古草原。#p#分页标题#e#
这支集中了炮队、马军、攻城专家的西征军,首先攻克了亦思马因派统治的木剌夷(今伊朗境内),继而攻占了哈里发统治的报达,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又攻占了大马士革,整个西亚被蒙古人一一拿下。
西方史书中义愤填膺地讲到,西征的蒙古人对伊斯兰教表现出了极端的仇恨,不仅在攻占巴格达时屠杀了这座城市负隅顽抗的居民,而且还破坏了苏美尔人从远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繁荣富庶、人丁兴旺的灌溉系统。从此,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成为废墟和沙漠,辉煌无比的巴比伦文明被埋入地下。好像埋葬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的不是饿狼一般的波斯牧羊人和古希腊人,而是一千八百年之后的这群无知无畏的蒙古骑士。
就在旭烈兀一路高歌的时候,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中东民族及宗教被践踏和蹂躏的命运。中国传来了他的长兄蒙哥阵亡的消息,同母的四哥忽必烈和六弟阿里不哥陷入了争夺汗位的内战,站在忽必烈一边的他决定率主力东归,留下怯的不花率5000人留守叙利亚。
大军行进到波斯,东方传来了忽必烈已继承大汗之位的喜讯,他决定不再东归。至元元年(1264),他接受了忽必烈的册封,将自己的汗国命名为“伊儿(意为附属)汗国”,表示服从蒙古国大汗的命令。与此同时,西方传来噩耗,怯的不花受到埃及王朝优势兵力的围攻,被俘而死,叙利亚丢失。
他试图发起复仇的西征,但因为堂兄弟之国金帐汗国对自己虎视眈眈而作罢。接下来,他开始专心致志地经营波斯。
伊儿汗国的都城设在低廉(今伊朗大不里士),疆域以波斯为中心,东自阿姆河,南临阿拉伯海,西濒地中海,北至高加索。尽管他们宣称附属于大汗,但由于远离中国,实际上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
他的政绩并不逊色于军事才能,也曾给波斯带来了一个既安定又公正的政府,朝中的犹太籍首相萨德·埃尔·道拉和史学家拉史德·埃尔·定都是伊朗最为杰出的政治家。虽然政权是在刀尖上建立起来的,但他们却对地方种族和宗教采取了宽容的姿态。旭烈兀后来的继承者干脆接受了当地的文明成果,尊奉伊斯兰教为国教。以此为标志,落脚此地的蒙古人渐渐被伊朗--伊斯兰教所同化。
伊儿汗国如一头蒙眼的驴子围着磨盘拉磨,自以为走了迢迢千里,其实只是一圈而已。后来,王朝因为封建主的兴起而分崩离析,并于公元1353年被新崛起的波斯萨菲王朝击败。两年后,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攻占桃里寺,伊儿汗国被画上句号。
最终,蒙古人在中国领土之外的四大汗国一一消失了,成吉思汗曾经的世界帝国梦在子孙手中彻底消散。
一切的征服、占有终究会走向丧失。
本文作者:莊嚴951(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