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康熙皇帝尸骨未寒,雍正帝就当众羞辱父皇的爱妃野史趣闻
历史上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应该算是翻拍电视剧最多的了,而自古皇帝多风流,后宫更是众多电视剧主要拍摄题材,但是皇帝的后宫真的像电视剧中呈现的那般勾心斗角吗?其实很多历史材料都向我们透露了后宫的确是比较复杂的,虽然未必会像宫廷剧中的宫斗一般手段颇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件宫斗中的典型事件。

康熙帝在其统治下的第六十一年驾崩,病死在畅春园中,而其第四子胤禛则继承了其皇位,号雍正。但是就在雍正帝为其父亲康熙帝举办葬礼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那就是雍正帝在康熙皇帝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当众羞辱其父皇生前的爱妃。如果康熙帝还在位,那肯定是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且雍正帝也未必敢这样做,那么发生这件事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康熙帝一生大概拥有五十多位妃嫔,其中有一位算是受康熙帝的宠爱颇深的,那就是郭络罗氏,也就是电视剧中比较有名的宜妃。宜妃是满洲镶黄旗出生的一名官宦之女,其父是佐领三官保。历史上并未对其入宫的具体时间进行记载,但是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她就已经被封为宜嫔了,这还是在她她尚未生子的情况下,而雍正帝的生母,也就是后来的德妃,此时也还只是一名官女子而已,可见她应该入宫没多久就非常受康熙帝的宠爱了。

在其后短短的五年间宜妃就为康熙帝接连生下了三位皇子,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和十一阿哥胤禌。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他晋封了四位皇妃,分别是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宜妃的位份在四妃之中是位居第二的,康熙帝把她安排在翊坤宫居住。史料中对康熙帝和宜妃的关系有着不少记载,其中就有“眷顾最深”、“圣祖甚爱之”这样的描述,可见宜妃当时在众多妃嫔当中应该是非常受宠的。 所以直至康熙帝病逝,宜妃的位份也一直是稳居后宫第三,只有一位贵妃和惠妃排在她之前。

不过在雍正帝登基之后,宜妃的人生就开始被转变了,甚至可以说遭受到了她入宫以来从没有过的羞辱。在康熙帝逝去的时候,宜妃自身也是疾病缠身的,于是只能由人抬着软塌去往康熙帝的葬礼,但是去往的道路上,抬着宜妃的软塌却一直是走在雍正帝的生母德妃之前的,要知道德妃已经是当时板上钉钉的皇太后了,这种行为显然是是不尊重德妃的表现。更凑巧的是这一幕被雍正帝所看到了,于是当时的雍正帝非常生气,觉得这种行为儹越了礼法,所以便当着康熙葬礼上的所有皇家成员和官员的面斥责了宜妃当时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们,但鉴于在其父皇康熙帝刚刚才逝去,且在父皇的灵柩前雍正帝当然不便直接去职责宜妃,且宜妃也算是他母妃之一,所以只能指桑骂槐了。但是显然雍正帝不是一个胸怀很开阔的帝王,在父皇灵前对宜妃身边的奴才进行斥责不够,在之后居然亲自颁布了一条圣旨,来专门公开斥责宜妃的这种行为。而这条圣旨中对宜妃的罪名阐述主要有三条。

其一是宜妃乘坐软塌走在了太后之前;其二是宜妃未向太后行礼;其三就是不尊重新皇。而这不尊重新皇是因为当时众人来到先皇的灵柩前的时候,虽然雍正帝当时还未举行登基大典,但已经是指定的新皇了,而宜妃在看到雍正皇帝的时候,并没有给他行大礼,而还是像以前一样,所以雍正帝在诏书中指责宜妃气度和皇太后相似,有伤国体。且在诏书的最后更是写上了,如若宜妃不知悔改,就会按国法治其罪。

其实,雍正帝的这种行为当然不只只是因为宜妃不知礼仪伤害国体令他气愤,更多的应该是要树立作为新皇的威望,以儆效尤。另一层原因是因为自古以来皇位之挣是比较激烈的,而宜妃的儿子胤禟作为雍正的强有力政敌,自然一直是不待见宜妃母子的。甚至当时民间还有传言宜妃是在雍正帝的逼迫下自缢而死的,然而真正的史实确是,在雍正上位之初,宜妃就搬入到了其儿子允祺的府邸中,在其儿子的府邸中生活了十年的时间才因为疾病而去世。

本文由琴弹百事通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作者:琴弹百事通(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