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那些你不知道的老家历史文化野史趣闻
范县,一个看似普通的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许你是身为范县人,但是有很多的本地历史文化是你不了解的。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范县历史文化,值得家乡人记忆和流传。
你不知道的老家历史文化
1.范县建县已经超过2200年的历史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县,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设立县比较早的县城。几经废弃,成立到了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2.今天属于河南,以前属于河北以及山东
今天的范县属于河南管辖,但是在宋朝属河北东路濮州;元朝属山东东平路,后改属山东濮州;明朝属山东东昌府濮州,清朝属山东曹州府濮州;1964年,为了解决治水难题,才把范县划入河南管辖。

范县
3.全国唯一一个把县城健在其他省内的县城
范县有“飞地”之称。因为范县临近黄河,以往黄河治理不当,经常有水患发生。家乡的人都应该知道,除了黄河旁边的大坝,还有金堤,这些都是为了防御黄河之水而建立的。当时范县隶属山东,所以就把县城建在了金堤以北,但是划入河南之后县城一直没有迁徙。直至1995年,才开始建设新区,然而现在范县老城依然属于河南。
4.范县有独有剧种。

四平调--石磨的婚事
“四平调”如果不是范县人,很少听说过,这个剧种。四平调是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广大接壤地区的一个年轻地方戏曲剧种,五十年前,她由江苏的丰县、沛县、安徽的肖县、砀山(曾属江苏管辖)一带的苏北花鼓(称砀山花鼓)演变而成。
经过几十年的变化,现在仍然在坚持的四平调剧团也只有范县本地才有。
5.颛顼遗墟舜故里
舜,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范县为舜故里,这足可以说明,本地的历史悠久。
6.范县独有的大包子

范县大包子
大家印象中的包子是圆的,全国各地得包子大部分都是圆的,但是在这里并不是,本地的大包子和饺子很类似,不过要比饺子大得多。目前范县大包子已经成为了本地一个独特的美食,并且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食。
7.滑脊汤,只有在本地才可以吃到
范县人漂泊在外,最怀念的就是本地的滑脊汤还有吊炉烧饼,一碗滑脊汤加上两个烧饼,是游子对于家乡最真切的味道。
8.出南,出北皆为山东
一般省界多是以一个方向划分,但是范县和台前县是直接插入山东省,所有就有了两个县城出南,出北皆为山东现象。
9.郑板桥曾为范县县令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742年春至1746年曾任范县县令,五年任期中,他“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不光清正廉洁,处理公务也干练及时。
10.“避雨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词汇,但是在范县每一个村至少有一个这样的“避雨台”,本地为水患多发区域,距离黄河很近,一旦发大水就会造成水患。当地为了防患水灾,所以在村里都用土堆积出来一个放正的大土堆,一般高位5米左右,一些低洼的村庄会更高,足可以让村里的人在此躲避水患。因为本地为平原没有土堆,所以在建立“避雨台”的时候是在周边取土,所以每一个避雨台周边都会有池塘。不过现在黄河治理得当,很多村庄的避雨台已经被挖掘,保证土地的充分利用。
11.方言
按说河南人应该说的是河南方言,但是范县人划入河南时间并不是很长,这里人说话和山东人说话类似。例如菏泽,聊城,口音都是比较像的。
不知道你对于以上的家乡历史文化是否认可,您是否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家乡历史,说出来让大家记忆,为后世流传。
本文作者:小小国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