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悲剧都是韩非害的,网友:还有老鼠!野史趣闻

2018-11-13 16:32:47

李斯入狱

李斯是一个可怜的悲剧性人物。他当初佐始皇,统一天下,位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声威赫赫,但一瞬之间,腰斩、灭三族。作为丞相遭遇这种结局,在中国历史上实在为数不多。从李斯的人生轨迹看,他的结局同时又是他的人生价值观的必然结果。荀子道:“你要走我不留。处当今乱世,人情多伪,不可太看重富贵。你过于追求和看重功名利禄,将来必为所累。这是其师傅对他的断言,之后的路程证实了这个观点李斯,楚之上蔡人。年少时家贫,但好学不倦,人极聪颖。看见邻人有致富和升官的,他就羡慕不已,觉得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求无非功名与富贵。因他办事干练人也机警,被人推荐为吏。

李斯影视形象

有一次,他看见一群老鼠躲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吃东西,因是小角落,人与犬均不能到,所以老鼠悠然自得,旁若无人。李斯大发感慨,以他的天纵之才悟出了一条人生的道理:“人不管是贤还是不肖都是相对的。只要有个好的地方,不肖也会是贤,所处不好,贤也是不肖。老鼠为何物?居然能在仓库里悠哉享受不是因为选了个好地方吗?”从此,他就以老鼠的活动规律作为他人生的参照物而走完了一生:只要有好地方,别的可以不在乎。

不久,他嫌吏太小,愤而离去,游荡江湖,以为再出之举。当时正值战国末年,思想界异常活跃,其中有三家可谓天下显学:儒、兵、法。儒家主仁政,兵家主杀伐,法家主严刑峻法治国。李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在政治舞上发挥作用,决定选一家之学以为阶梯。儒家太迂,他不喜欢;兵家太残,他害怕;只有法家,以法治天下,与时代的潮流又合拍,是干功名的最佳途径。于是他拜当时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为师,学法势术与帝王之学,与他同窗的还有韩国贵族的后代韩非。

韩非图

因韩非人品很好,悟性又高,学习也努力,深得荀子喜爱,屡对人言:“帝王之术非韩子不能大,法家之思非韩子不能广。”因此,李斯很嫉妒他。几年以后,李斯学有所成,就跃跃欲试,想离师干事业去了。苟子问他是否在楚国显身手,李斯摇摇头,说:“楚王不中用,六国皆孱弱,不足以成事。只有秦国才是当今豪杰用武之国。”苟子道:“秦法苛峻,商鞅死之,你必小心。”李斯道:“商鞅佐孝公变法,位至丞相,最后车裂而死,但也功成名就了。”荀子默然。几天后,李斯正式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时至无怠乃能成功,如今各国纷争,游说者主事,秦王欲吞并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奋争之时也。如果一个人处卑微之位而有计不行者,就等于有肉在面前而不敢抓。耻莫大于卑微,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微之地,又不想出世而求利,以无为自享,这不是壮士所为。所以,我决计西入秦矣。”荀子道:“你要走我不留。处当今乱世,人情多伪,不可太看重富贵。你过于追求和看重功名利禄,将来必为所累。”

韩非的动漫形象,足智多谋

秦王政无意间看到韩非的文章。连声称道:“写得好啊!寡人能与这个人见上一面,死也无憾。”说完,命李斯给韩王去信,要韩非来秦国,否则,发兵攻韩。韩王无奈,只好把韩非送入秦国。李斯心里就犯嘀咕了:韩非之才远胜于我,秦王又如此信任他,时间一长,肯定位在我之上。于是,他不顾同窗之谊,在秦王面前进谗言道:“韩非很想念故国。”秦王一听,火了:“寡人如此信任他,他还在思韩,这种人才不能流落他国。”就命人把韩非关起来。过了不久,李斯又对秦王说:“韩非在牢里颇有怨恨,奈何?”秦王是个性情暴躁之人,听,大怒:“立即赐死。”韩非进牢后,狱卒就对他说:“你的同学李斯颇见信于秦王,你没事的。”韩非笑着摇头道:“李斯其人,我深知:才在他之下,能友善待之;才在他上,必嫉贤,不久韩非就饮毒而死。

赵高

秦始皇三十八年(公元前209年)哈台皇帝游会稽,丞相李斯、宦官赵高和十七岁的秦公子胡亥同行。七月回至沙丘后,秦始皇卧病不起,就立下遗诏,要公子扶苏速回即位。信未发,秦始皇就去世了。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夺权明谋沙丘政变产生了。首先,赵高找到胡亥,怂恿他夺权,胡亥说:“这样做恐怕不好吧!废兄立弟,是不义;不奉父母而畏死,不孝;能薄而才小,强因人之功,是不能。”赵高道:“汤武杀主,天下称义;卫君杀父,天下称德。故大德不小谨,大行不辞小让。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必成功。”经赵高这么一说,胡亥同意了,要他去找李斯商量。于是,赵高又对李斯说:“现皇上已死,遗书未发。赐长子书与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你与我之口,你说怎么办?”李斯一听,骇道:“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赵高道:“你想想,你的功劳与蒙恬比,孰高?与长子扶苏的关系,你与蒙恬比,孰好?如扶苏立为太子,哪有你丞相之位?现胡亥在此,仁厚忠孝,他如即位,你的子孙世代都享富贵,何去何从,你考虑吧!此时李斯的决定对秦王朝、对他自己可谓生死攸关,他也明知这是篡位,大逆不道,但为了富贤,为了权位,他竟遭乱世,同意了。他流着泪说:“独然不能死活下去吧。

胡亥的影视形象

胡亥即位后,赐死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杀秦公子、公主数十人,发数十万刑徒修阿房宫,生活骄奢淫逸无度。人世间的一切罪恶,被胡亥在几年内都办到了,而这一切,都是赵高教他的。李斯见此,觉得不对劲,就要中书令赵高多劝劝胡亥,不要荒淫无度,要好好治国。可赵高自从沙丘政变后,就觉得李斯是个障碍,想除掉他,自己当丞相,可直未有机会。这回李斯劝他去谏胡亥,他就假惺惺地说:“我是何人?敢与你丞相比?要谏,只有你丞相最合适。”宦官,负责胡亥的生活起居。每次李斯要上书胡亥,赵高就推却说皇上正忙,待胡亥与宫女们鬼混时,就让李斯去向胡亥进言。胡亥正与宫女鬼混得热烈,见丞相入奏,就觉很扫兴,心里不舒服。以后李斯每次进谏,赵高都选择这样的时刻。胡亥火了,问赵高:“丞相何以如此?”赵高乘机进谗言:“丞相自恃沙丘政变有功,未能封王,所以有怨言,沙丘政变只有我们三人知道,一旦泄露出去,可不得了。

车裂

此时已是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天下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紧急告急的文书雪片似的飞向咸阳,但都被赵高压住。胡亥也偶尔听说农民起义,赵高都说是小股盗贼,很快就会平息。当陈胜派将周市率军三十万攻咸阳时,胡亥才知道真相,就责斥赵高,而赵高却反诬是丞相李斯的儿子李通勾结义军所致。胡亥大怒族逮李斯下狱,判腰斩,灭行刑那一天,李斯流着泪对儿子李通说:“现在再想牵黄犬、游上蔡当个普通百姓,也不可能了。叹道:“荀子曾说,我太热衷于富贵,必为富贵所累,果然!荀卿,圣人也,我不如也。”李斯的辉煌就此揭过,但是他的贡献却是不可忽视。不过,这是李斯的错吗?在历史的洪流中,又有多少人如同李斯一般为了富贵碰的头破血流,家破人亡。

那么,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本文作者:一史一天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