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是悍不畏死之人,为何古人被判诛九族却不跑?野史趣闻
2018-11-13 16:32:02
提到古代残忍的刑罚,或许人们会想到车裂、腰斩、凌迟等,哪怕仅从字里行间得知这些刑罚的过程,不少人都感到有些胆寒。但是,要论真正残忍的刑罚,恐怕没有什么会比“诛九族”更残忍的了——明明一个人犯罪,却牵连众多无辜的人。
当然,诛九族虽然看起来很残忍,历史上真正被判“诛九族”的人却不多——据史书记载,被判处“诛三族”是最多的,李斯、韩信等人,都是如此。而这也是不少历史剧容易忽视的一点,剧中动不动就是“诛九族”,明显就是BUG。

为啥被判“诛九族”的人不多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个人被皇帝判“诛九族”,不是他想造反、造反失败,就是犯了投敌之罪。而这些人算起来,多多少少都会与皇帝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要诛九族,是不是皇帝自己也得算进去?
言归正传,为啥那些被判“诛九族”或“诛三族”的人不跑呢?明明古代通讯技术不强,往荒无人烟的地方一躲不就行了吗?事实没这么简单。

首先,有些被判“诛九族”的人,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死。比如,为了平息藩国之乱,汉景帝就拿晁错开刀,可他却压根不知情。汉景帝下令诛晁错时,他还穿着朝服去上朝,在半路上逮住处刑了。主犯都没来得及跑,他家里人更没法通知了。
其次,同样都是被判“诛九族”,各朝对“诛九族”的规定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主犯三族以内的人基本逃不了,三族以外的人生存的希望稍大一些。此外,有些朝代会放过孕妇,有些朝代不杀未成年的少女,这也是部分犯人家属不愿逃走的原因。

再次,户籍制度可不是现代的产物,而且古时的户籍制度更叫严格,像现在这样随意从一省跑到另一省几乎不可能,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大多数农民一生都在一个县之内转。再加上保甲连坐制度,鲜有人敢收留来历不明的人。
更多有料、有趣的历史,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正眼看历史”!
本文作者:正眼看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