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事件:还原一个无奈的李世民野史趣闻
谈起玄武门之变,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了。毕竟历史上亲兄弟面对面刺刀见红的火并还是很少见的。而且规模之大,影响之远能跟玄武门之变相提并论的几乎是没有的,即便是康熙皇帝的九子夺嫡其残忍程度也不及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无疑是胜利者,也是唯一的获利方。大哥李建成、兄弟李元吉全部被杀,父亲李渊当了太上皇。从此皇位只属于李世民一个人。站在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李世民为了得到皇位弑兄杀弟、逼父亲退位,无疑是心狠手辣天底下最无情的人。但是历史绝对不能只看结果的,历史也不是简单的弑兄杀弟四个字这么简单。

李世民和李建成
如果我们从李世民的视角来看待当时的情况,或许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和李世民一样的选择。首先我们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李世民绝不是坐享其成的皇二代。

李世民剧照
李渊起兵时李世民19岁,李世民20岁时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此时全国并没有统一,大片的土地需要靠武力去获得。父亲李渊已是皇上,自然不能亲临前线,因此在后期统一全国的诸多战争中,都是李世民领兵征伐,建立战功无数。因此李世民在军中威望极高,甚至是李渊都不能比的,何况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是李世民难就难在军功极高。对于这样一个实际权力仅次于李渊甚至不低于李渊的皇弟,做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是很难容下李世民的。而真实的情况确实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不和。

李渊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始终认为太子立长不立幼,也许李渊的本心是好的,作父亲肯定是希望孩子们团结和谐,共同辅佐李建成维持唐王朝的长久。李渊还是把事情考虑的太简单了。李建成毕竟不是李渊,李建成登基之后是不可能容忍军功比自己高的李世民的,何况还没登基的时候已经开始忌惮李世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朝堂上攻击李世民的事情几乎可以说天下皆知了。

所以李世民当时的处境是不可能平平安安当个王爷或者将军的,他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什么都不做,安安静静的等着李建成登基。当然这条路基本就是死路,不会有其他结果的。

二、以自己的威望和实力,武力搞定李建成甚至李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这一条难就难在能否克服自己的心魔,毕竟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大规模政变,而且要背负后世冷血无情的骂名。

所以李世民没得选,选一是死,选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李世民当然会选二,因为他不是项羽,他是堪比刘邦、秦始皇等开国皇帝的大英雄,唐朝的建立至少有一半是李世民的功劳。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可能选择任人宰割的,所以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以摧枯拉朽的势力摧毁了李建成、李元吉集团,并成功登上皇位。当然李世民对得起他做的这一切,大唐300年的基业就是他奠定的。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我们现在还会骂李世民心狠手辣、弑兄杀弟。但是如果我们是当时的李世民,也许会无奈的说一句:对不起,我没得选!
本文作者:正史野史都是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