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安的历史之谜,被1项考古发现破解,建造者是位昏君野史趣闻

2018-11-10 19:32:11

大家好,这里是:小哥和你谈历史。

未经本号授权,请勿私自转载本号原创文章

陕西西安是13代古都。隋唐等王朝的都城都修建在这里。它对于本地人来说是一个一个重要的信心来源。但长期以来,西安古都周围一直围绕着一个历史谜团。专家学者从未给出过合理的解释。一些欧洲学者甚至怀疑起唐代长安的繁荣和人口。原因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所疑惑的事情,原来历史的奥秘是食物的供应。西安位于陕西中间的关中平原。西周、秦、西汉在这里建都时,农业十分发达,被称为“八百里秦川”。由于当时人口稀少,粮食自给自足不是问题。但在隋唐时期,关中平原周遭的环境开始恶化,农业优势逐渐下降,但是相对而言人口增长了几十倍。更何况长安有那么多人需要生活,要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呢?

有网友想说隋炀帝在隋唐时期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吗?它可以被水运输。但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距陕西西安约400公里。航道更加困难。三门峡狭窄的河道和水位的落差使得粮食船难以上行。因此,山东和蒋怀有的粮食,也不能供应长安的首都。因此,一批欧洲学者认为在此时期存在着历史夸张的因素。第一,当时没有科学的人口普查系统,全国5000万的人数规模可以由官员来估计。二是长安据说有上百万人,但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去生活,甚至根本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更谈不上商业贸易的繁荣。有些人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长安有着这么多人他们都需要粮食去生活,粮食将从三门峡这片地区飞走。不幸的是,有人发现十分明显的证据,粮食的确是从山区飞跃过去的。

1955,为了在黄河修建一个新的水库,河南考古队对这个地区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航道最窄的区域,在两面都发现了汉唐之间的木板路的痕迹。考古学家还证实,这些古老的木板路不是为了运输目的,而是专门给接船的人用的。古栈道长达600多米,宽约2米。在悬崖边上,也有可以借用的木桩。从洛阳开始的送粮草的队伍到达这里,成千上万的平民,依靠人力资源,爬上陡峭的高山。他们拖着一艘艘粮食船驶往安全地带,前往首都长安。也就是说,那会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地实际上是西安,这次航程的最后一部分是用人力建造的。

怎么样,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关注小编,每日更文,快来和小编一起讨论吧!

本文作者:小哥和你谈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