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项羽夺军野史趣闻

2018-11-10 18:34:09

宋 义

张耳逼陈余也是没法的法子,病急乱投医呗。项梁一死,他其实也不知道谁能击败秦军,结果陈馀成了出气筒。但还有一个人比张耳更急:项羽。

项羽跟随宋义北救钜鹿,结果到了安阳,宋义突然停住了;本以为是暂时休整,谁知一驻就是四十六天,项羽着急啊。他到帐中对宋义说:秦军现在围攻钜鹿,形势急如星火;咱们这时候应该赶快渡河,和赵国里应外合,一定能够打败秦军啊!宋义哪里会听项羽的话:你叔叔就是因为不听我的话,才被章邯打败身死的;我还用你来教我怎么指挥打仗?!他告诉项羽:不对。然后打了个一个比喻,继而又分析了秦赵巨鹿之战的可能结果,而后告诉项羽不管谁赢谁输,楚国都可获利的策略。最后,他自信地对项羽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但分析形势,制定战略,你不如我啊。宋义清楚项羽的身世,了解他的性格,也知道他的本事,所以他怕项羽不服命令,继续闹事,紧跟着就下了道死命令:谁觉得自己比老虎还猛,比老山羊还狠,比豺狼还贪婪,想不服从指挥的,我绝不客气,杀无赦、斩立决!这不明显针对的是项羽吗?项羽心高气傲,心狠手黑,能咽得下这口气?时间不早不晚,报仇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宋义斥项羽

宋义曾在项梁战死的战前劝止齐国使者高陵君去定陶面见项梁,高陵君后来也在楚怀王面前极力推荐宋义当救赵的统帅。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大概因为这样的渊源,齐国有意让宋义的儿子宋襄来当宰相。儿子当一国宰相,宋义当然高兴坏了。他亲自送宋襄到无盐,并摆下盛宴,叫了很多将领大臣来一起为儿子送行。这时正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又恰逢冻雨淋漓,楚军士卒又冷又饿。主帅为儿子送行、饮酒宴会的举动,自然引起众多楚军将士的不满。但宋义是楚怀王钦定的主帅,领导面前的红人,所以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楚军中还真有一个人不怕宋义:不用说,项羽呗!项羽在分析宋义的不义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则一如以往的平实:第一,各国诸侯戮力攻秦,你宋义却逗留不去,不讲信义;第二,仗打这么多年,今年收成又不好,士卒军粮只有半碗粗粮,大家都没得吃了,你宋义竟为了给儿子送行,海吃海喝;第三,秦兵力量那么强,攻打刚成立的赵国,如果没有救援,一定会打下来的,到那时,秦军力量更强,你宋义还想着趁那时秦军疲惫再打,做梦;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咱们楚国刚刚遭受惨败,怀王担惊受怕、坐立不安,为了击秦,他把差不多全国的兵都交给你宋义了,楚国是存是亡,就在此一仗了,你宋义这时候不安抚士卒,鼓舞士气,反而整天为自己打算,像个能拯救楚国的栋梁大臣吗?

平实的语言往往掷地有声、分外有力,胜过过多的比与兴。从项羽口中吐出的平实则更有股分外的悍气与杀气。没错,的确有杀气,因为他真的要杀人了。说干就干。

项羽杀宋义

十一月,某天,清晨,寒气逼人,杀气也逼人。项羽对侍卫说要进见上将军,进了大仗,话无一句,手起剑落,宋义身首异处。项羽拎着宋义的人头,出了大帐,重瞳在昏暗的清晨放射冷冷的死光,冷冷地扫过面前的将士,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项羽于是下令告示全军:宋义与齐国阴谋反楚,楚王密令项羽诛杀。不光是楚军,谁都知道这是假的。但项家良将辈出,满门忠贞,是楚国的栋梁与砥柱;更何况前有项梁扬名,后有宋义不得人心,而项羽本身勇冠三军,残忍杀伐,无人能敌,众将士虽然都觉得事情太突然,但也不敢多言,都说:楚王是你们老项家立的,现在将军诛杀谋乱的宋义,没什么好说的。于是,大家一起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这时脑子很清楚,知道斩草除根,不像后来对刘邦那样优柔寡断。他立即让人追杀宋襄,最终在齐国追上了他。宋襄的宰相梦差几十里就成真了,结果还是醒不来了。代理的只是暂时,不牢靠,安抚不了军心,要当就要怀王给他一个正式的任命。项羽让桓楚回去禀报楚王事情的经过。楚王多聪明啊,自己都是人家项梁立的,这会儿他侄子要当个前敌总指挥有什么过分的?至于宋义嘛,死都死了,还能怎样。于是,楚王便让项羽当了上将军,领军攻秦。

本文作者:历史可以重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